中央组织部发布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
为了完善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设置和管理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和保障机制,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中央组织部于近日发布《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
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是实施公务员管理,确定公务员工资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公务员级别由低至高依次为二十七级至一级。
(1) 国家级正职:一级;
(2) 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
(3) 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
(4) 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5) 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
(6) 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7) 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8) 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
(9) 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10) 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章程规定执行。
(http://www.gov.cn/xinwen/2020-03/15/content_5491492.htm)
【编者按】依据《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截至2016年底,我国公务员719万。
临港新片区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3月12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公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围绕“1+9+X”进行设计,“1”即全面复制推广特斯拉审批模式,“9”即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出9项创新工程,“X”即全面落实上海市“营商环境3.0版”的一揽子改革措施。
9项创新工程中包含人才服务,具体内容是:提供更便利、更开放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建设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进一步提升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试行口岸电子签证,企业邀请来华的外国人通过网上申办口岸签证,持上海口岸签证机关签发的口岸电子签证自上海口岸入境;完成建设外籍高层次人才永居申办新机制,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管委会推荐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并缩短审批时限;在临港新片区内的单位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实际居住不少于6个月的外国人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籍人才可办理最长5年的居留许可,满三年后符合一定要求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落实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免税政策,降低境外人才实际税负水平。降低进一步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切实解决引进人才办理居住证期间子女入学问题,合理解决外籍高层次人才子女的国际教育个性化需求。
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释放人才新政效应。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在海外留学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取得全球高水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带项目、资金、团队入驻。围绕重点产业,将创业孵化和成熟项目引进相结合,提供人才出入境、住房、落户、商事登记、税务登记、创业辅导等方面的“绿色通道”服务。
(http://www.pudong.gov.cn/shpd/news/20200313/006001_c5cabc0f-3425-4e35-9643-330a4aec63c0.htm)
【编者按】临港人才政策的创新突破力度走在全国前列。以外籍人员永久居留为例,在临港新片区内的单位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实际居住不少于6个月的外国人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第十五条提出的可以申请永久居留的条件中最低要求是:在中国境内连续工作满四年,其间实际居留累计不少于二年,工资性年收入不低于上一年度所在地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六倍 。
广州南沙搭建“1+1+10+N”产业政策体系
近日,《关于落实“三区一中心”战略部署 优化提升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1+1+10”产业政策体系文件的通知》正式发布。其中人才奖励政策12条,主要包括:高端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或最高200平方米人才公寓;对年度应纳税工资薪金30万元以上(科研机构年度应纳税工资薪金20万元以上)的骨干人才,按照其个人经济贡献40%比例给予特殊人才奖励,上不封顶;以及提供人才公寓、高学历人才补贴、出入境便利、人才入户与市民待遇、人才专属服务等。另有针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政策10条,包括实习补贴、学业补贴、就业奖励、落户补贴、创业成长奖励等。
(http://www.gzns.gov.cn/nsdt/nsyw/content/post_5681069.html)
【编者按】只有加大人才投入,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发展。为高端人才提供1000万安家费或200平米人才公寓是目前北上广深中力度最高的政策。
苏州为人才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近日,江苏苏州焜原光电有限公司拿到首笔300万元“中银人才贷”。这是苏州人才办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人才贷”发放的第一笔贷款。据介绍,这个针对苏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和人才个人的纯信用贷款最高可达5000万元。截至3月10日,8家企业申请贷款,有3家企业获得2000万元授信额度。
“中银人才贷”由苏州市人才办联合苏州市金融局、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创立,针对苏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和人才个人,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纯信用贷款。其中,针对企业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最高可达5000万元,针对人才个人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最高可达300万元,两者贷款规模达苏州最高水平。同时,这一贷款还为人才企业提供最低为贷款基础利率的优惠利率。
据前期测算,这将让近2000家苏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和企业受益 。
(http://rencai.people.com.cn/n1/2020/0312/c244800-31628167.html)
【编者按】继广东和北京之后,苏州也推出人才贷,信用贷款额度直接对标两地最高标准,人才企业5000万,人才个人300万。
中国(青岛)海外人才双创项目大赛启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政府主办的中国(青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于日前进入报名阶段。总决赛将于6月11日至14日在西海岸新区举行。
本次大赛目的是进一步引进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的海外高科技项目,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山东、青岛创新创业 。对进入决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的优秀项目,在大赛结束后一年内在新区落地实施转化的,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综合资助。
本届大赛面向全球,聚焦集成电路和芯片设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5G、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征集具有创新性和高成长潜力的项目参赛。青岛以及西海岸新区将吸引一批取得先进创新成果,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吸引全球高端创新创业要素聚集,推动青岛形成有影响力的创新生态链和产业生态环境。
(http://www.huangdao.gov.cn/n10/n10/n11/200310105018593324.html)
【编者按】以赛聚才、以赛引才已成为全国各地人才工作的新抓手。上海2019年举办“创业在上海”国际双创大赛,深圳2017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杭州自2015年开始连续举办五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本文作者:中关村人才协会专职研究员师晓燕
中关村人才协会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