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才大事件 2020年04月13日至2020年04月19日 (总第二十二期)

2020-04-29 | ZTA | |
分享到:

1

海南发布4项重点人才政策

  海南4月15日下午发布4项重点人才政策,包括《海南省人才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海南省优化大师级人才服务保障办法》 、《海南省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推进“1+N”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
  《海南省人才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对“海南省人才团队”给与普惠的创新创业支持,全面的服务保障待遇,以及重点的建设经费资助。配套该《实施办法》而制定的《首批百个“海南省人才团队”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2020年启动建设百个以上“海南省人才团队”的目标。
  为吸引大师级人才来琼发展,海南制定《海南省优化大师级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适用对象是两院院士同等类别的大师级人才。分别从人才补贴、人才公寓、用车出行、医疗保健、子女入学、举荐引荐高层次人才等6个方面给大师级人才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其中人才公寓、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是对海南省原有政策的进一步明确,而给予300万元人才补贴、乘坐交通工具等级、举荐引荐高层次人才则是新增的支持举措。
  《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全省新型智库建设、集聚高端研究型人才。将建设一批省级重点新型智库,对认定的重点智库将给予政策倾斜,必要时可制定“一库一策”予以重点支持。
  《关于推进“1+N”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1”是从总体上对人才的评价原则、内容、标准等方面作统一要求,“N”是从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卫生健康人才、技能人才等9类人才试点,按照每类人才的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分类设计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

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20-04-16/522696.html

【编者按】一次性出台4项重要人才政策,多个部门负责人集体出席解读政策,海南以超常规的措施聚四方之才,充分体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更宣示了海南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分层分类提出细化评价标准,值得点赞。

 
2

吉林发布“人才地图”和《人才政策指南》

       4月16日,吉林省“人才地图”和《吉林省人才政策指南》在“人才引培主题服务日”活动上发布。吉林省“人才地图”和《吉林省人才政策指南》运用人才大数据资源,探索人才发展规律、提供宏观决策依据、服务精准高效引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为企业更好地引进、留住、用好人才提供有效信息依据和政策支撑。
       目前,吉林省“人才地图”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三方市场统计数据和专项调研统计数据,共包括6大版块、31个功能模块、385个功能点和图表,以及百万余组数据。“人才地图”首页面包括人才供需分析、人才流动趋势、重点产业人才分布、吉林籍人才分布、职位薪资热度、人才搜索引擎六个版块。其中,人才供需分析版块展现了2019年以来,吉林省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供需情况。具体包括人才供需双方的数量对比、学历对比、工作年限对比、薪资对比情况。人才搜索引擎板块则与第三方市场数据库直接相连,提供人才信息智能检索功能,为用人单位准确寻找所需专业人才提供渠道。
      《吉林省人才政策指南》共分为人才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评价等10个部分,涉及重点政策举措80条,收录各类政策文件55个,便于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了解该省人才支持政策,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帮助人才、支持人才、服务人才。

(http://jl.people.com.cn/n2/2020/0417/c349771-33955267.html)

【编者按】人才基本信息、人才流动趋势、人才需求情况、人岗匹配情况等人才大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平台上,打通数据壁垒、绘制精准的人才地图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可以为人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避免药不对症。

 
3

广州开展广聚英才贷

    近日,广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与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以下简称“建行广州分行”)联合推出“广聚英才贷”融资服务项目,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所属企业提供公司类信贷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入选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及符合建设银行科技企业“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标准的杰出人才、优秀人才和精英人才所实际控制、控股或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企业,重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研发、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等攻坚克难领域内的企业。
    单户以信用方式办理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对同一人才直接控制或入股的企业,信用贷款额度总计可达5000万元。贷款利率当期一年期年化利率最低可达3.25%,三年期年化利率最低可达3.6%。贷款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3年。对申报本产品的企业,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线上类产品最快2分钟到账,线下类产品受理至贷款投放一般不超过两周。贷款可用于申请人创业、研发、生产经营及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周转。

(https://www.rencai.gov.cn/Index/detail/19873)

【编者按】2月广东省推出战疫人才贷,最高贷款额为3000万。广聚英才贷比战疫人才贷的支持对象范围略有扩大,金额最高可以达到5000万。

 

4

南宁印发《关于加快集聚人才资源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措施》

  为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速集聚海内外各类人才资源,确保强首府战略取得实效,近日,我市印发《关于加快集聚人才资源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措施》。

  该措施总体分为4个部分,分别围绕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管理机制、服务保障等4个方面内容提出18条具体措施,以强化人才资源的集聚力和引领发展的支撑力。

  加速人才引进集聚部分包含更大力度释放人才政策红利、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开发合作、开发广西籍人才资源、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引才、探索开展政府雇员制、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挖掘培育商业模式创新人才等7条措施。加大人才平台建设力度部分包括激发创业孵化载体活力、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加大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等4条措施。加快人才管理服务机制改革部分包括探索人才举荐制、实施同城高层次人才认定“免办”、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等4条措施。加强人才干事创业服务保障部分包括建设人才诚信体系、加大人才生活安居保障和激励力度、提升高层次人才住房贷款支持力度等3条措施。

(http://www.nanning.gov.cn/ywzx/nnyw/2020nzwdt/t4291216.html)

【编者按】南宁在2018年7月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平台支撑,制定了“1+6”人才政策。本次人才十八条是对1+6人才政策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包括将青年人才年龄限定从35周岁调整为40周岁以下,给予用人单位所支付中介费50%的补助,通过给予补贴鼓励更多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活动落户南宁等。该政策基本上涵盖了全国各地最新的人才政策工具。

 

5

银川返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最高可获50万元补助

  宁夏银川市近日打包出台人才新政,明确优秀返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补助、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认定支持以及优秀引才机构和个人评选奖励等具体措施,其中返乡人才在银川创新创业项目最高可获50万元补助。

  为鼓励和支持“塞上骄子”、海外留学人员等返乡人才在银川创新创业,银川市将根据返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的营业收入、纳税及吸纳就业人员情况,分三类给予项目补助。比如,上一年度或前三年平均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上,或纳税150万元以上,或吸纳就业人员100人以上的项目,可获得40—50万元补助。

  另外,为鼓励和支持职业(技工)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培训机构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银川市明确对A++、A+及A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给予经费支持。其中A++级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最高可获得50万元的经费支持,需具备的条件是每年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不少于2000人,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委培式”技能培训,每年为银川市企业成功推荐就业的技能人才不少于300人等。

  银川市还对引才机构和个人实行“积分制”评选奖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在人才引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每引进一名不同类别人才,可分别获得0.2分至80分不等的积分,积分达100分及以上的按4个层次分别给予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

(http://www.northnews.cn/p/1842974.html)

【编者按】对引才机构和个人进行积分制评选奖励是个制度创新。

 

6

2020宁波人才日启动

  “谷雨”时节,2020宁波人才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宁波文创港举行。今年的宁波人才日活动以“@未来 与宁波·共成长”为主题,通过“线下仪式+线上直播”,特邀千名海内外人才代表作为线上嘉宾实时同步参与,通过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全球直播。

  人才日活动期间,宁波启用首个人才服务综合体——宁波人才之家,致力于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人才之家深入对接国内高校、海外智力、社会团体等资源,目前已导入北京大学宁波校友会、宁波中俄人文科技合作创新中心、海外人才俱乐部等优质资源,形成持续不断的社会力量支撑。同时,人才之家依托宁波文创港,持续引入人才中介平台,打造宁波人才服务总部园区,目前已有35个人才企业(社团)、23家人才企业基金入驻,预计年服务集聚人才超1万人次。

(http://finance.ifeng.com/c/7vnXMZAk25M)

  启动仪式上,10名区县市委书记化身引才“宣传大使”,同场打擂台,为当地引才工作代言。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_cambrian/FAJIOAPL0550D1MU.html)

【编者按】宁波人才日定于每年谷雨日,开始于2019年。今年将利用谷雨前后各一周左右时间,举办主场、专场等各类活动33场,全面展现宁波未来发展前景和最优人才生态,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关键人才、青年人才与宁波共成长。目前,宁波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2位,其中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居国内城市第1位。

 

7

上海湾区发布“湾区新政” 面向全球“求贤纳才”

  4月18日,上海湾区研究制定的硬核“湾区新政”出台。围绕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海湾区政策十条”,涉及引进高端科创人才、优化人才安居保障、鼓励总部经济发展、支持企业改制上市、鼓励科研平台建设等10项政策,让企业在享受市、区两级政策的同时,还能得到上海湾区的“保驾护航”。如在引进高端科创人才方面,政策明确,对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引进的杰出人才团队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亿元资助;对引进的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对引进的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资助。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287492692010763&wfr=spider&for=pc)

【编者按】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成立于2019年初,目标是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地,成为世界版图中经济和文化高度融合、具有一流综合竞争力的科创中心。在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发布的重磅人才政策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

 

8

中山出台“人才24条”新

  4月17日下午,广东中山市召开人才政策发布会,发布《关于加强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的具体措施》,正式启动“人才24条”新政。

  《措施》的7个部分主要为:提供人才幸福安居保障,鼓励和支持人才入户中山,完善人才子女教育保障,畅通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就业渠道,提升人才医疗保健服务,大力激励宣传突出贡献人才,持续培育中山青年人才。

  《措施》放宽基础性人才入户条件,在中山工作的紧缺适用人才及高层次人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以及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不受是否在中山参保、居住限制,可在工作所在镇区入户。大专学历、中级工技能人才,在中山参保满6个月的,可在工作所在镇区入户。而且,中山在全面吸纳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入户的基础上,将非全日制(函授、自考、电大、夜大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也纳入人才入户范畴。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能核查到学籍记录)、有毕业证,即可申请入户中山。

  《措施》提出,对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在中山市企业工作满1年且已落户中山的,每人一次性发放政府津贴1万元。

(https://mp.weixin.qq.com/s/TOmIuoRs7cFnDivtfj1TKA)

【编者按】落户条件越来越宽松,非全日制学历也可落户了。

 

9

南京江北新区启动中青年优秀人才选拔

  4月18日,南京江北新区发布通知,根据《南京市关于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实施办法(修订)》《关于开展2020年度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的通知》《江北新区中青年优秀人才选拔培养实施办法》要求,启动实施2020年度江北新区中青年优秀人才选拔工作。

  选拔符合南京江北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主要从事研究或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的中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一般应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45周岁以下。

  南京江北新区中青年优秀人才分7个类别进行选拔培养:科技创新优秀人才,金融优秀人才,文化优秀人才,教学优秀人才,卫生优秀人才,高技能优秀人才,以及乡土优秀人才。

  支持政策包括:每人每年发放5000元津贴补助。对市级拔尖人才主持的国家级和省级人才计划项目和课题,择优给予不超过50万元配套资助。推荐人才参加各级举办的高端研修培训。协调聘请顶尖专家担任优秀人才结对导师。以及各级各部门对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按相关文件规定落实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经济贡献奖励等政策待遇。

http://news.jstv.com/a/20200418/1587216687672.shtml

【编者按】各地对人才细分评选和评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0

福建石狮市给一线技工评实业人才

4月15日,大专学历的通达集团仇志刚获评石狮市首批实业人才。他从事镀膜工艺技术20多年,从一线技术工人成长为公司真空镀膜部副部长,先后参与企业40余项品质攻关和创新项目,多次获公司创新项目奖、技术革新一等奖。
当天,共有36名像仇志刚一样来自重点工业企业的员工获评石狮市实业人才。他们被评为人才,得益于石狮在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上的一项改革创新。为突破评价壁垒,石狮市探索实施实业人才自主认定,由全市纳税超千万民营企业开展人才积分,按积分高低直接向市委举荐人才,其举荐的实业人才可享受最高每月3000元生活补助,还可以享受购房补贴、子女就学、进修资助等“特别礼遇”。
近年来,石狮市大力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的“一元制”人才认定标准,开展多元化人才认定。建立以“积分制”为核心的人才认定管理体系,除了实业人才,还形成了涵盖高层次人才、民办高校人才、新闻行业人才、新市民等各大领域的积分体系,坚持以贡献论人才,把话语权交给用人单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323960241296226&wfr=spider&for=pc

【编者按】石狮市切实突破了“学历、职称、论文”对人才认定的限制,充分给予企业人才评价的自主权。期待未来在职称评定方面可以进一步实现企业自主评价。

 

本文作者:中关村人才协会专职研究员师晓燕

 

 

中关村人才协会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