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才大事件 (2020年11月2日-2020年11月8日) 总第五十期

2020-11-10 | ZTA | |
分享到:

 

 

1

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发出关于推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通知

当前,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主旋律,基层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各领域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和旺盛。为推动形成乡村人才振兴合力,调动全国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进一步发挥优势,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加快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人才队伍,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决定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院校推介工作,打造100所左右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按照“广泛推荐、优中选优、引领示范”的原则遴选优质教育资源。

遴选标准是:

育人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健全、培训资源丰富。工作流程是院校自荐、省级推荐、部级遴选。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1/09/content_5559660.htm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此举将有利于推进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用优质院校培养优质人才,在涉农院校中树立产业办学导向,示范带动涉农院校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传统学校围墙内办学的局限,真正实现产业链上培养人,生产实践中培养人,形成贴近农业农村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2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实施方案》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六点要求,包括:

(1)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

(2)完善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

(3)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

(4)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

(5)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及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

 

《实施方案》提出,深圳要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同时,《实施方案》还提出:

深圳要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小企业转让和利益分配机制,健全国有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

 

在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制度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深圳要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支持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推动完善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政企科技创新咨询制度。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实施方案》还提出,深圳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例如,按程序赋予深圳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权限,探索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流程。支持探索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办理R字签证和提供出入境便利。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支持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放宽境外人员(不包括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

 

从中央此次赋予深圳的权限看,深圳在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方面,或将拥有海南自贸港同等权限。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发布

科技部(国家外专局)近日发布了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上海再次排名第一,实现“八连冠”。2019年度排名前十的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合肥、南京、成都、青岛、苏州。

 

作为国内唯一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由科技部(国家外专局)批准、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自2010年至今已举行十届。

 

活动紧扣“城市开放与人才引进”这一主题,根据各城市在吸引外籍人才、服务外籍人才、发挥外籍人才作用等方面的总体状况,按照外籍人才“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科创环境”五大标准及23项指标展开。活动力图在展示中国城市引才引智风貌的同时,探寻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创业价值取向,引导城市重视引才引智综合环境建设,以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本次主题活动的外籍专家评委团队包括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位图灵奖获得者,高端专家阵容之强大达到历年之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819989971925184&wfr=spider&for=pc

【编者按】上海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有其历史必然原因,也与上海市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外籍人才的有效政策相关,包括长三角一体化人才互认、不见面审批、下放工作许可审批权限等。

 

3

北京市政府国际版门户网站上线

北京市政府国际版门户网站近日上线运行,推出英语、韩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8个语言版本。该网站围绕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以服务型网站为定位,打造集信息发布、公共服务、咨询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多语种互联网国际化服务平台。

 

该网站主要面向来京以及关注北京发展的外国人和外国投资者,主推投资、工作、留学、生活、旅游五大场景服务。其中,“投资在北京”为外国投资者来京投资、为境外主体来京开展商务活动提供服务;“工作在北京”提供签证、纳税、公积金等服务;“留学在北京”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北京高校留学资源、奖学金等信息服务;“生活在北京”提供居留许可、婚姻登记等场景化导引服务;“旅游在北京”为外国人提供城市观光、购物、娱乐等信息服务。

该网站提供清单式办事指引,汇聚全市涉及外国人和外国投资者办事事项394项,其中政务服务类指南167项,便民服务类指南227项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society/20201106/u7ai9582920.html

【编者按】网站地址:http://english.beijing.gov.cn/。该网站把“场景化”作为各个主题板块框架设计的逻辑和理念,还原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提供全流程、场景式的网上服务。各类场景下的外籍人才服务涉及到政府多个部门联动。希望上线后能及时跟进维护,更新各部门针对外籍人才的政策和服务举措。

 

4

山西启动人才宣传服务月活动

11月4日上午,2020年“才聚三晋,晋展其才”人才宣传服务月暨山西·太原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

 

开展全省性的人才宣传服务月活动,在山西省历史上尚属首次。本次活动以“才聚三晋,晋展其才”为主题,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重点活动多达七大类105项。山西将以人才宣传服务月为契机,在完善人才政策、强化人才服务、优化人才环境等各方面发力下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516723937171343&wfr=spider&for=pc

【编者按】山西人才宣传服务月的七大类活动包括:启动仪式、服务基层、人才引进、政策宣讲、典型宣传、交流服务、研修培训。

 

5

杭州举办2020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

11月8日,2020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活动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才线上线下参会,67位海内外院士出席活动。

 

此次大会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突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举办包括2020中国留学生论坛、中国人才50人论坛、长三角人才云市场高层次人才招聘大会、“揭榜挂帅”发布路演等35场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打造汇集国内外智力资源的全球人才蓄水池。

 

现场举行了世行全球数字金融中心(杭州)、欧盟研究与创新杭州中心揭牌仪式,杭州市全球引才顾问聘请仪式,并颁发了首届杭州金巢奖。其中金巢奖主要用于表彰在人才引育、聚才用才领域表现突出的单位、人才平台等。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集团等十个单位获此荣誉。

 

作为本届大会主会场的新增活动,“揭榜挂帅”发布路演聚焦数字经济、新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通过大会平台张榜发布重大创新项目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难点堵点,以企业有偿张榜、人才主动揭榜的形式,重点推出攻关难题和人才需求,开展线下路演。活动现场共发布了73个企业重大技术需求,40余家知名高校、研究所参与,和企业现场对接洽谈。

https://difang.gmw.cn/zj/2020-11/08/content_34349773.htm

【编者按】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自2009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1届,累计吸引58个国家和地区的5770名海外人才携5700多个项目参会;累计签约项目1797个,签约金额达到256.24亿元,成为浙江省和杭州市招引高层次人才的“金名片”。

 

6

石家庄成立海外人才之家

11月5日,在第三个“石家庄人才日”来临之际,“石家庄市海外人才之家”成立,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始终围绕石家庄“4+4”现代产业发展导向,坚持把人才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动力,为广大海外人才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创造更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石家庄市海外人才之家”以“政府政务服务+社会专业服务”的服务模式,为海外人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多维度、一条龙的贴心服务;海外人才之家作为海外人才活动的固定场所,为海外人才提供商务洽谈、休闲阅读、文化交流等功能区域,为海外人才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为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提升服务广度和深度。

 

除此之外,针对海外人才在石住房、出行、办理证件等方面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在石家庄市人才绿卡服务窗口和石家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桥西、正定分园设立一站式海外人才服务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通服务窗口、开设服务专线、聘请英语熟练的服务专员为来石海外人才提供生活住房、就业指导、交通导引、就医诊疗等政策答疑服务,受理海外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按照《“海石计划”人才服务实施细则》规定,交由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同时,制作集常用汉语、生活地图、公交出行、特色介绍、生活指南等功能于一体的《外籍人士生活服务手册》,为在石、来石的外籍人员提供便利。

http://sjz.hebnews.cn/2020-11/06/content_8194395.htm

【编者按】“家”的概念让海外人才更有归属感,同时也展示了石家庄市进一步深化实施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国际引才引智力度的决心。

 

7

深圳光明科学城国际人才街区示范点启用

11月2日下午,由光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的光明科学城国际人才街区示范点揭幕暨“人才吸引力提升月”启动仪式在光明区华强创意公园隆重举行。活动以“开放光明、人才先行”为主题,围绕打造国际化人才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举行了光明科学城“国际人才街区示范点”“国际人才服务驿站”授牌、华强创意公园“国际人才街区示范点”揭幕等活动。

光明科学城从街区规划、服务提升、文化融入三个方面不断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赋能光明科学城国际化配套建设,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目标。从远期来看,依托光明科学城天安云谷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融入国际化元素,规划筹建集人才居住、人才子女就学、人才创新创业、医疗养老等于一体的国际人才街区,探索建立国际人才街区建设标准,打造天安云谷“国际人才街区示范点”。

http://economy.southcn.com/e/2020-11/04/content_191667402.htm

【编者按】北京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深圳启动国际人才街区,石家庄成立海外人才之家……各地结合可以开发利用的空间尽全力打造对外籍人才有吸引力的环境和氛围。

 

本文作者: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 师晓燕

 

敬请投稿

欢迎约稿

 

战略研究所简介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是中关村人才协会的直属智库机构。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以人才战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共享中关村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与人才发展经验为蓝本,通过专业系统的萃取,通过现场调研、深度访谈、文献研究、海内外最佳实践比对等科学方法,为力争先进的各地区和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环境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等提供可落地执行的智库服务。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汇集了来自众多全国性学术与研究机构、知名大学的数十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中关村实战经验丰富的政策专家、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一道,依靠权威、实战、前瞻兼备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提供专业的智库服务。在北京、京津冀一体化、深圳、山东、河北、云南、贵州、湖北等多个区域的法律制订、政策研究、调研服务、干部与企业家培训交流等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真诚地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机构广泛合作,共谋发展。过去多年中,中关村人才协会依托专业的研究力量和合作伙伴渠道网络,受北京市人才局(办)、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委、海淀区等,及天津、山东、河北、深圳、贵阳、昆明、西安等国内多地委托承办了研究、调查等重要工作;组织力量到硅谷、128号公路、剑桥、新竹、台湾南部科学园及伦敦、悉尼、东京、海德堡、西雅图等地,研究其科技与科技产业、人才发展经验,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与海外众多华人社团和留学生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联系,并广泛调研了外籍人才在京、在华发展状况,研究如何吸引海外华人、留学生和外籍人士参与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将继续深入学习党中央科技产业发展和人才强国的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科技和人才发展,帮助各类产业园区坚实走好党建引领人才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新兴科技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扫描上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