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行业标准立项
根据工信部《2020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工信厅科函[2020]263号),《大数据从业人员能力要求》、《工业互联网从业人员能力要求》、《人工智能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物联网从业人员能力要求》、《虚拟现实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等五项行业标准正式获批立项。
这五项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主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归口单位。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等单位为主起草。
这是我国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培养领域首批立项的行业标准计划,将联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国家物联网标准总体组等相关标准化组织共同研制,保障这批人才标准与技术标准相协调。通过这一系列人才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人才培养的“四统一”,即岗位名称统一,岗位职责统一,培训尺度统一,人员评价尺度统一,为人才培训和评价提供依据,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https://new.qq.com/rain/a/20201129A04V4X00
【编者按】工业和信息化从业人员能力要求可以作为行业入门标准。但是否要以此推动人才培养“四统一”,值得进一步探讨。前沿科技需要的更多是创造性工作,各创新创业的公司会不断涌现复合型、创新型岗位,岗位名称和岗位职责很难做到统一。
北京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
针对养老护理人才流失严重、队伍综合素质亟待加强等问题,北京市民政局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共18条,以建立职业补贴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培训管理体系。
《实施办法》首次将岗位补贴与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挂钩,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岗位奖励津贴,直接发放给养老护理员本人。
《实施办法》提出,国家统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区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一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进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发放入职奖励,在申请人入职养老服务机构工作满一年后开始发放,分三年按照补贴标准的30%、30%、40%,直接发放给毕业生本人。
《实施办法》指出实行“两类”培训制度,即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合格取得结业证书的,均按照每人1500元标准给予培训机构培训补贴。
本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期限为五年。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1-27/9349018.shtml
【编者按】很少见到北京直接给毕业生入职奖励的人才政策,说明北京养老服务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青年人才缺口非常大。
哈尔滨市出台系列政策留人才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来哈留哈就业创新,哈尔滨市出台了一系列综合性人才政策。《关于鼓励来哈就业创业落户若干政策》等政策,通过提供安家费、住房补贴、生活补贴,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子女入园入学、父母落户养老等系列优惠措施,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
对哈市9城区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领域新引进并落户的博士,每人一次性发放10万元安家费,每月发放3000元生活补贴,在哈购房时一次性发放10万元购房补贴。硕士研究生在发放3万元安家费基础上,每月发放2000元生活补贴;本科毕业生生活补贴由每人每月500元提升至1500元;对在9城区企业新就业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普通大专、中专、全日制技工院校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7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
全面放宽落户条件,在对来哈留哈人才落户“零门槛”的基础上,不再限制哈市户籍人员父母投奔子女落户。
支持企业人才创新发展,对民营企业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建站资助20万元,并对进站博士的科研项目,经评审后给予每人5万元科研补贴、每人每月3000元生活补贴。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实践基地,按其接收高校毕业生人数,给予企业每人每期500元补贴。
http://www.hlj.xinhuanet.com/bcrd/2020-11/27/c_139546338.htm
【编者按】东北振兴,人才先行。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来哈留哈就业创新。
包头市人社局政策护航礼遇人才
包头市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对照《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要求,积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构建全方位系统性人才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包头市人社局将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主动积极为各类用人单位引进人才提供服务和保障,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对接国内各重点院校,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和招聘活动,吸引各类人才来包创新创业,为包头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包头市率先在自治区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服务卡制度,发放了人才服务卡,持卡人员可以享受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多方面优惠政策。
在教育方面,将全面落实“一次办、马上办”措施,充分考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及外来务工等人员子女入园入学需求,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入学政策,在入学申请、学籍异动等方面简化程序,提升效能。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园、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按照家长及学生意愿满足需求,中考招生可以不受户籍、学籍年限限制,享受分招政策,同时享受各类加分中最高加分(20分)的照顾,在外地就读的高中学生随时申请转入到本市优质高中就读。
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将在包头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开辟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指定专门导医导诊人员,每年分批次组织高层次人才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休假疗养。全方位系统性的保障,确保引进的人才和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包头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http://www.baotounews.com.cn/yaowen4009/p/717335.html
【编者按】首次看到对高层次人才子女中考加分的待遇,是个创新点。
长沙打造工匠人才高地
11月27日,2020年长沙市“十行状元、百优工匠”技能竞赛活动总结表彰会举行,大会以“师承、巧思、守技、前行”四个篇章,分别对优秀师徒对子、“十行状元、百优工匠”、技术能手及培育单位进行表彰及对获奖代表作了访谈。
今年7月,长沙市启动2020年“十行状元、百优工匠”技能竞赛,面向钳工、焊工、维修电工、数控加工、汽车发动机维修、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装配与调试、钢筋工、普通车工、工业机器人设计、信息网络布设10个行业工种开展。经过3个月层层选拔,来自全市上百家企业的500多名预赛、初赛胜选者进入决赛,并最终评选出“十行状元”“百优工匠”。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打造工匠人才高地,出台“长沙人才政策22条”,把“长沙工匠”铸造工程列入“芙蓉英才星城圆梦”计划五大工程,对“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获奖者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劳模评选。同时,对新引进或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及相当层次奖项的高技能人才,给予100万元奖励。三年来,已共计发放奖补资金4300多万元,奖励对象9698人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527334611611455&wfr=spider&for=pc
【编者按】工匠人才常常是各地急需紧缺人才。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引导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技能人才队伍中。
澳珠两地签署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澳门特区政府与珠海市代表28日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澳珠人才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推动人才深度融合交流,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澳门和珠海当天签署的人才协同发展协议明确,未来将围绕人才领域的政策融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要素流动、活动联办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区、具有“一国两制”特色的人才高效便捷流动改革试验区。
协议中提到,未来将发挥珠海平台作用,为澳门培育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内地人才及项目;允许澳门相关专业人士经备案后在横琴执业,逐步推进人才职业资格互认;探索建立人才评定标准衔接制度,逐步实现“一地评定,两地互认”,推动人才同步享受澳珠两地扶持政策;鼓励两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共享科研设施和仪器,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以及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在澳门设立澳珠人才工作联络处,统筹人才项目对接,等等。
https://new.qq.com/omn/20201129/20201129A01EW600.html
【编者按】澳门和珠海深化人才领域融合交流将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也将为澳门的产业多元化以及青年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珠海再度放宽人才引进及入户条件
11月26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人才引进及入户条件的通知》,对引进人才及落户的学历、年龄等条件进一步放宽,并明确自今年12月25日起执行。将大专(高职)以上学历人员、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及以上毕业生均纳入人才引进范围,同时,毕业5年内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可申请“先落户后就业”。
《通知》对珠海人才引进的对象范围放宽为:珠海市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且在珠海市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引才方面,将具有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大专(高职)以上学历人员、人社部承认的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及以上毕业生纳入人才引进范围;对学历人才、职称人才、具有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的技能人才、重点企业一线优秀员工的引进年龄统一为男性50周岁以下、女性45周岁以下。
入户方面,《通知》支持重点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引进入户。在珠海市重点企业工作满2年以上(金湾区、斗门区、高栏港区为满1年以上),确属本企业发展急需的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可按程序申请办理引进及入户手续。
同时,“先落户后就业”的条件也有所放宽。2018年出台实施的“珠海英才计划”规定“毕业3年内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可先落户后就业。现将“先落户后就业”条件统一放宽为“毕业5年内”。即在珠海无工作、无社保、无住房,但属于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可凭毕业证和相关资料直接向公安派出所申请落户。
此外,《通知》还取消部分技能型人才的限制条件,包括取消引进三级、四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人才须“与工作岗位匹配”的限制条件;取消四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须“符合《2018—2019年珠海市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的限制条件;取消珠海市技工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须“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一年以上”的限制条件。
http://www.gd.gov.cn/gdywdt/dsdt/content/post_3136743.html
【编者按】引才落户门槛一降再降,只要有一技之长,对年龄、学历、毕业时间、职称/职业资格、社保年限都可以放宽条件。
广州黄埔区率先开展电竞人才认定
11月28日,广州黄埔区举办电竞游戏“双10条”政策暨重大活动发布会,正式启动大湾区国际电竞创新中心,权威解读最新出台的《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促进游戏电竞产业发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电竞游戏“双10条”),对外发布游戏电竞品牌赛事落地信息。
电竞游戏“双10条”产业政策将主要从“促创新、造地标、聚英才、强赛事”四个方面着力,形成具有黄埔特色的电竞游戏产业优势。
一是打造原创精品内容集聚地。支持企业在内容题材、技术表现和互动体验等方面加强创新,对游戏软件最高奖励1200万元。同时支持电竞游戏企业利用人工智能、5G、VR/AR等新兴技术研发电竞创新产品和应用示范。
二是构筑游戏电竞顶尖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鱼珠片区焕发新活力,对落地生根的电竞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落户奖励。发挥多益网络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加快培育本土电竞游戏品牌、团队和企业。
三是抢占湾区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开展电竞人才认定,建立电竞游戏产业人才认证服务体系,重点构建面向电竞游戏人才的落户培育、创业创新、技能培训的人才服务体系。成为电竞“黄埔工匠”的,每人每年最高奖励30万元。
四是完善全国一流游戏电竞服务体系。鼓励设立10亿元规模的电竞游戏产业基金,对新建的专业化电竞场馆最高奖励500万元,创造属于广州、属于黄埔的电竞俱乐部和电竞赛事品牌。
http://www.gz.gov.cn/xw/jrgz/content/mpost_6938836.html
【编者按】疫情影响下,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受阻,电子竞技产业蓬勃兴起。电竞已成为孕育新业态,拉动新消费、带活新经济的数字创意产业之一。据预测,2021年中国电竞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5.5亿人,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以超过20%的增速成为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电竞市场。
苏州高新区推出四大人才扶持体系
近日,苏州高新区发布人才新政,围绕创业者、创新者“2”类人群,着力构建全周期、全领域、全要素、全方位“4”大扶持体系,系统推出“30”条硬核举措。
(1)全周期扶持体系
鼓励海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来创业,每年立项支持200名以上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项目扶持经费、600万元的安家补贴、2000平方米办公场所3年全额租金补贴。开展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工作,推选一批拉动就业强、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5万元至20万元项目补贴及3年最高10万元办公场所租金补贴。全过程陪伴创业者,企业开办缩短至半天即可完成,免费提供共享办公空间、高新“双创券”,实现创业者“拎包创业”。精准提供孵化培育服务、科技资金支持等,助推创业者行稳致远。同时,多举措金融护航创业者,强化天使投资、创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信贷创新产品、投融资服务等金融供给,建立天使投资尽职免责机制。
(2)全领域支持体系
未来3年内,高新区将引进2000名以上产业紧缺人才;引育支撑高新制造的能工巧匠,引育1万名高技能人才。经济与民生、引进与培育并重,未来3年还将引进2000名教育人才、1000名文旅人才、500名卫生人才。
高新区因才施策,集聚不同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来了可先落户后就业,有实习补助、就业奖励金、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等一揽子支持。科技创新者来了,有项目经费和科研人员专项奖励资金。博士后来了,有博士后在站补贴、项目配套、留区奖励等最优综合扶持。先导产业紧缺人才来了,有最高20万元的薪酬补贴,向重点大院大所、重大项目定向配给资助名额。教育、卫生、文旅人才来了,有最全面的培养和优待。此外,全力打造青年人才友好示范区,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为驿站内创新创业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打造青年人才之家。
(3)全要素支撑体系
苏州城西,依托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太湖科学城将瞄准世界一流科学城,充分利用南大苏州校区资源优势,发挥大科学设施协同效应,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吸引国际创新人才聚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
筑梦高新区,倾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除了太湖科学城,高新区全新发布孵化载体热力图,助力创业者无缝对接载体。做亮青创板(江苏)区域中心,加速集聚青年创业者。同时,系统构建招才引智矩阵,实施“以赛引才”“以投带引”“机构引才”,不遗余力诚邀海内外精英。积极搭建“就在苏州 乐享高新”引才平台,实现海外引才、校园引才、社会引才三位一体,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此外,诚意推出柔性引才用才机制,不拘一格用人才,推动人才工作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开通长三角地区人才申报高新区人才计划的绿色通道。
(4)全方位服务体系
按照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原则,高新区将分层分类解决各类人才的居住需求。在鼓励新建商品住宅项目按一定比例配建人才住房,加大各类人才租房补贴标准的同时,鼓励区内各板块、功能区建设一批高品质创新创业社区,为各类人才打造集办公、居住、休闲、健身、社交等于一体的全要素一站式综合服务体,促进各类人才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
为人才提供便利服务,高新区将全力打造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创业企业审批服务“进一扇门、找一个部门”,通过“前台受理、后台处理”、线上线下两种路径,打造“前呼后应、一呼百应”的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获得感。
免除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为妥善解决人才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父母养老等现实问题,高新区将定制推出人才医疗保健、品质生活、交通出行、文化娱乐等专属服务。用心用情留住人才,新政有一条举措最暖心:将年满60周岁的创新创业人才父母(不限户籍)纳入区养老服务对象,免费享受每户每月最高48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优先安排入住区内养老服务机构。“高新区将营造更优更浓的创新创业氛围,实现‘人到苏州才无忧,才聚高新最高兴’。”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http://www.subaonet.com/2020/szms/1129/95344.shtml
【编者按】四大扶持体系构建出苏州高新区引才用才留才的人才生态体系。
2020最佳引才城市榜单发布
智联招聘近日发布了2020最佳引才城市榜单,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成都市、宁波市、青岛市、苏州市、无锡市、银川市荣获“最佳引才城市奖”称号。
除深圳之外,一线城市北上广全部获评最佳引才城市。深圳“引人容易留人难”,主要困难集中在子女教育、家人医疗服务等问题。
杭州、成都、苏州、青岛在内的新一线城市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表现良好。有些超大城市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基础设施跟不上就会出现溢出效应,而溢出的人才大多会选择到新一线城市。例如以杭州、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吸引了很多从超大城市溢出的人才。
从城市群之间的流动特征看,京津冀与长三角共同争夺中原城市群人才,而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则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吸引力更高。
智联招聘研究发现,当前人才流动的主体是高学历年轻人,2020 年全国各地新增的求职人口中,超4成为21-25岁人群,且7成以上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在这些人才中,年轻人在选择城市发展时69%看中薪酬因素,43%看重福利待遇,32%看重培训和发展,约13%关注是否解决户口。可见,年轻人在所处的人生阶段主要目标是提升收入和实现个人发展,在目标城市定居的目的性不是很强,有“试错”的心态。新一线城市针对以应届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才制定的优惠政策,购房优惠、落户、现金补贴等手段不拘一格,有效的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
https://qd.ifeng.com/c/81lHimICQlH
【编者按】没有加入抢人大战,北京依然位居最佳引才城市榜首。但北京应特别关注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和保留,避免人才梯队断档。
本文作者: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 师晓燕
敬请投稿
欢迎约稿
战略研究所简介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是中关村人才协会的直属智库机构。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以人才战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共享中关村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与人才发展经验为蓝本,通过专业系统的萃取,通过现场调研、深度访谈、文献研究、海内外最佳实践比对等科学方法,为力争先进的各地区和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环境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等提供可落地执行的智库服务。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汇集了来自众多全国性学术与研究机构、知名大学的数十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中关村实战经验丰富的政策专家、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一道,依靠权威、实战、前瞻兼备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提供专业的智库服务。在北京、京津冀一体化、深圳、山东、河北、云南、贵州、湖北等多个区域的法律制订、政策研究、调研服务、干部与企业家培训交流等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真诚地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机构广泛合作,共谋发展。过去多年中,中关村人才协会依托专业的研究力量和合作伙伴渠道网络,受北京市人才局(办)、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委、海淀区等,及天津、山东、河北、深圳、贵阳、昆明、西安等国内多地委托承办了研究、调查等重要工作;组织力量到硅谷、128号公路、剑桥、新竹、台湾南部科学园及伦敦、悉尼、东京、海德堡、西雅图等地,研究其科技与科技产业、人才发展经验,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与海外众多华人社团和留学生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联系,并广泛调研了外籍人才在京、在华发展状况,研究如何吸引海外华人、留学生和外籍人士参与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将继续深入学习党中央科技产业发展和人才强国的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科技和人才发展,帮助各类产业园区坚实走好党建引领人才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新兴科技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扫描上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