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沙龙 ┃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

2022-11-21 | ZTA | |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有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部署,2022年11月6日,由“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学术共同体主办的“人才强国”主题沙龙在线上召开。李啸书记,孙大敏教授,陈书洁副教授,潘娜副教授,冷明研究员,吴帅副主任,胡威副教授,高中华教授,丁鹏副处长,姚凯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石长慧研究员,易丽丽副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由主持人石长慧研究员依次介绍了与会的各位嘉宾并进行了合影。
 
三大基础性战略性要素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孙大敏就人才强国战略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三点思考:
 
第一点,通过归纳梳理人才强国战略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由来,得出“这是我们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又一个领域里边的顶层设计”以及“注重打造立足于国内培养为主,健全完善国内国际人才培养平台互通机制的新发展格局”两个结论。
 
第二点,在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系中,教育是“宝塔的底座”,人才强国战略则是“塔身和塔尖”。此外,我们仍需思考基础教育的公平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倾斜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做好两者的衔接。
 
第三点,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机衔接,关键需要制度性的支撑。首先,通过参考比较成熟的、相对比较完善的党政领导后备干部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构建人才强国战略当中选拔人才的系统性的体制机制;其次,在教育向人才强国战略转化当中,要突出大学阶段的教育。因此可以考虑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做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机衔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才系副教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陈书洁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就如何完善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谈三点思考:
 
一是从制度体系演化与构建上看,高质量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制度往往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特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加快实施、加快实现”的深刻内涵。
 
二是从制度体系层次和结构的优化上看,既要注重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如何提高科技人才创新整体效能的正式制度体系,又要发挥科技创新氛围等非正式制度体系的作用。
 
三是从制度环境开放和协同的营造上看,考虑高质量营造“0”到“1”科技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的制度环境。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者融合厘清关键点,注重有效制度供给。
 
第一部分结束后,石长慧研究员、易丽丽副教授、李啸书记进行了互动讨论。
 
  石长慧研究员结合现行国际背景指出,我国目前处于三跑并存的阶段,即跟跑、并跑与领跑。强调中国制造仍需攻克“卡脖子”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尤其是我国在领跑和并跑的领域进入到“无人区”后,需要我国在探索中前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科技人才更为重要。此外建议我国应提高培养科技人才的数量与比例,以及提升培养的质量,尤其建议注重培养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与我国科技发展需求的实践型科技人才。
 
易丽丽副教授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大批量的高质量人才。大批量的高质量人才从哪里来?现阶段提升人才增量的理念已发生时代性转变,强调加强自主培养,并注重海外引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四个“新”字与我国新一轮科技变革密切相关。要以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引领未来的基础前沿技术作为突破口,赢得战略主动。如何破除现行体制障碍值得深思。
 
战略人才力量
 
中关村人才协会秘书长,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冷明就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七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较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报告,增加三类,对应着我国的基本战略、科技力量发展这一现象,指出选择这七类人才的原因在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首要任务,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体经济是当下国家经济着力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特别是制造质量,需要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就如何发展这七类人才的问题,冷明研究员认为我国科研机构在招聘国家战略人才过程中,逐渐从仅停留在科研阶段转向其科研成果的投资价值。本身具有投资功能的国家战略实验室,孵化后仍占一定的股份,保留主动权,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最后,冷明研究员分享了自己的相关实践经验,他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引领和创新,产业是成就关键人才企业家,科学家的载体,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将素质教育和职业产教融合。同时,人才工作的引进,对党建工作也起到强化以及借鉴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胡威的报告聚焦于党政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她首先论述了自己选择这一主题的原因:在当前变革时代和新技术时代,党政人才的能力,特别是专业化能力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呼唤专门的高级党政人才及其高质量的专业决策,但相较于科技人才,党政人才这支特殊的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上还有待加强。
 
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的,以公务员为核心的党政人才专业化管理体制的设计,胡威副教授提出了以下四点思考:细化公务员的分类制度、重视公务员晋升中的专业能力导向、完善公务员的薪酬机制、保证党政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提升。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吴帅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从人才队伍支撑来看,我们需要数字人才开发问题。从之前的调研和相关研究来看,我国这几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无论在领域,规模还是市场潜力上,在全球都处于领先。但与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现状相比,数字人才存在总量和结构性短缺并存问题日益凸显。
 
从生产场景看,数字职业人才开发滞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一是基础性研发人才储备不够,尤其是复合型人才“难找”;二是应用型研发人才结构性短缺,例如工业软件研发人才缺口大;三是数字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平常所说的一线工人的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实际上不是短缺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过去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以农民群体为主,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加快对农民工的数字化转岗培训尤为重要;四是数字型服务人才能力存短板。这就涉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
 
从应用场景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整个生产生活尤其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的变化,这需要加快提高公民数字素养能力。此外,提升党政干部数字能力也是需要值得我们去关注的议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于人才支撑要成为坚实的基础,提出了以下四点思考:
 
第一,关于人才自主培养的思考,姚主任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质量和建立正确的人才观方面需围绕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对战略性人才队伍、创新资源和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布局、优化配置;鼓励教育、人才资源区域协同共享,支持人才培养合作,促进教育公平化发展,此外,要建设好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全面多元化的培养体系。
 
第二,关于人才支撑全面到位的思考,首先,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依靠载体支撑,发挥人才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最后,就支撑效果来说,要让人才在开辟发展新赛道新领域,塑造新优势新动能方面能够发挥引领作用。
 
第三,关于战略性布局的思考。我们要有一个大力度的、超前的人力资本投资格局。借助更加科学化、经济化、系统化的人才治理方式,对人才需求和供给进行动态分层分类的科学治理。其次要形成合理布局,有望更好实现在投资和产业方面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最后,建立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等环节政策保障体系,为人才构筑充满活力的软环境,充分发挥人才活力。
 
第四,关于人才支撑要适应新的发展格局的思考。我们要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统一部署区域教育、人才、科技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发挥头部城市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人才要素在区域之间的高效循环。围绕全面振兴乡村,搭建人才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流动渠道,同时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过程中,提高市场的标准和市场的水平,设立一些境外研发机构,通过柔性引才来畅通国际人才间的流动渠道,形成更好的国际交流格局。
 
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中华指出从目前创新人才现状来看,我们距世界创新高地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是人才的竞争力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和我们同在一个竞争范畴里的其他国家,比如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有它的传统优势吸引人才,日本和韩国会提升国家的整体战略去提升科技竞争力,印度、俄罗斯也有它自己的特色,特别强调俄罗斯人才自主培养的高等教育模式水平很高。就如何打造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政策层面,她提出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重点关注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且不同的队伍要分类培养与建设。其次,在人才体系上,要在教育领域攻坚克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教育体系。在人才赋能方面,重点是提升能力。在弥补跟跑并跑领域差距的同时,更要在领跑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队伍。在发言最后,高中华教授指出,我们虽然现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人才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努力。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人力资源处副处长,深圳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副会长丁鹏以一名实践者的角度,阐述了他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创新高地和国际人才中心的理解。他提出了顶尖科学家流动,撬动和改变了科技资源的布局以及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受顶尖科技人才的流动和聚集影响深刻的观点。他认为,在全球人才大环流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人才高地应更加积极、更加开放地参与全球人才的循环流动,进而与内地一些城市形成国内人才循环流动,双循环的格局必将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
 
接着,丁鹏处长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城市群综合竞争优势、高校建设、深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力量分布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他根据一些西方国家引进高端人才、投资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科研机构的经验和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人才政策经验等,建议深圳加快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基础设施的人才聚集和产业推动创新的作用,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探索构建港澳人才和全球人才来深创新创业的工作、生活、便利保障体系等。
 
最后,本次会议主持人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人力资源教研室副教授易丽丽对会议进行总结发言。
易丽丽副教授指出,关键核心技术和攻关对新动能、新优势有显著作用,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依靠何种机制、体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一主题中,各发言人更多聚焦到党政人才建设层面,未来如何支撑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自主培养需在原有智慧、经验基础上继续挖掘。在自主培养的同时,仍需进行海外引才,但当前人才引进面临新形势,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引才战略,以适应当前形势变化,打造人才软环境,形成人才强磁场,以吸引更多人才。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发挥不同制度优势,建设世界重要人才和创新高地同样有待研究。此外,易丽丽副教授还提出了对人才沙龙愿景的展望。她提出希望依托人才沙龙这一平台出成果、出人才、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