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理解为:以互为作用力的组织或者个人为基础的经济单位,随着时间因素的影响,共同发展和相互影响,形成单方向或多方向的圈层经济;圈层之间再链接、重塑、融合,成为新的经济形态,成为一种有规律的组合,即事业、利益、经济共同体。
它超越了传统产业链、平台运营和闭环生态,是涉及人、内容、智能终端等形成新圈层,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形成一个互为作用共同发展的体系。一句话概括:生态是一个自组织、自学习、自成长的开放式复杂系统。
(二)特征
1、多边市场
生态既然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第一个特征就是它是一个多边市场。
多边市场是指通过某个(或者多个)交易平台,使得终端用户形成互动,并通过适当的定价,使市场的每一方都能够参与。即该平台的接入节点至少有两类或以上的异质节点。
这里的“多边”有的是直接的供需关系,有的相对间接。
利益主体要足够的多,数量级要足够的大,不能只是一个比较单一的合作体。我们日常所说的几大上下游厂商之间的协作联盟不能算生态,因为成员不够多,同时同质性也不够。
生态必须是多门类、多属性、多种族的成员体系。如华为刚发布的操作系统“鸿蒙”,它的生态就包含了OEM设备厂商、第三方APP开发者、华为、SoC芯片厂商、内容服务商等,并且提出了2021年底连接3亿台设备的目标。
2、竞合关系
竞合关系(co-opetition)是基于合作与竞争结合的经营战略,由商业竞争者合作工作能够收益的思想衍生而来。我们熟知博弈论,就是要不拥有全部,要不空手而归。
竞合引领的是正和,即收益总和大于投入总和。
生态里也是竞合的关系,主张的是生态里所有参与方的收益总和大于所有参与方的投入总和。基本来说相互之间既有竞争性,又要有合作性,既有互补关系又能分工协作,类似于生物里的寄生关系。
3、开放机制
所谓的封闭系统,就是指与环境间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在量子力学中,封闭系统等于孤立系统;在管理学中,封闭系统是指不受环境影响也不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
而开放系统呢,就是指与环境间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在客观世界里封闭系统的存在是相对的,而开放系统的存在是绝对的。
这就是容易理解了,哪怕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生态,也是有进出有增长。实际上从生物学的角度,天空、大地、海洋也是开放的。我们常常会提到腾讯生态和阿里生态的比较,前者更具开放性。
4、自足进化
如果具备了以上几个特点,其实自我内部的市场就足够了。每一个人甚至组织,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例如从幼儿到老年,组织从初期到成熟壮大,不会突然中止,而是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变化和生长,就像我们要打造一个百年企业,必须满足了前三项,才有可能发生。
就像人的生命细胞一样,并没有一个叫做“CEO”的细胞告诉其他细胞如何去运作,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使命,确保人的正常运转,生态的“自足进化”就是如此。
生态型企业是如何形成的?
(一)生态型企业是演变来的
1、过去是竞争型
企业初创期,由于还未形成规模,且急需利润的增长扩大,将不自觉地陷入竞争型,面向相同的客户,同行之间你多我少,你死我活。而且这种竞争的意识形态会持续很长时间。
2、当下是联盟型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企业逐渐意识到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的共赢,此时的企业会开始发展盟友、合作者,这时候就进入联盟型。联盟成员之间虽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但联盟与外部仍是竞争关系。
3、未来是生态型
生态型比联盟型更进一步,是将企业真正理解为全社会生态共建中的一员,与所有的利益方、行动方均能找到一致,创造价值。我们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从竞争型到联盟型到生态型,代表的是企业内、外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模式的不断进化。
(二)生态型企业是个多元组合
1、人才生态
从企业生态构建的角度,首当其冲就是人才生态,而且是最基础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所谓的人才生态就是指在特定的区域与时间内,所有各类人才群体与其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科技环境等)所形成的有机复合体。
人才生态里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在企业中这些关系既有上下游人才种群间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劳动成果的传递,也有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支持和服务。我们知道,人才生态的内在机理是种核效应,即核心人物的影响带动效应。
放在企业中就是意味着围绕企业的基本愿景和使命,已经构建了一个具备长期、广泛的文化机制,有竞争也有开放,才能保证这是一个健康的自循环的企业人才生态。
2、知识生态
知识生态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知识资源、知识服务活动、知识创新活动以及他们的交流和协作环境所组成的,借助于知识流动、价值流动、物质流动等功能而形成的开放、动态的知识系统。
知识生态是以知识为主体,由知识和知识的载体形成整体。知识生态是动态的,具有自学习、自适应的能力。从狭义的角度,它包括了知识、工具载体、算法。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是指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之间构成不同的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这一系列的知识流动、价值流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存量。无论企业角度还是从社会总体角度,知识生态必须更加多元化、多边,不断的开放,才能成为一个流动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