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时青昊 2023-11-23 13:39
来源:澎湃新闻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本国实际,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等专栏后,2023年10月起澎湃新闻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对其理论体系、战略安排、实践部署等进行知识总结和理论解读。
这一期的关键词是:科技创新和“李约瑟难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既是对“李约瑟难题”的回应,也是对中国近代兴衰史的自省,更是对未来现代化强国的期待。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英国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家。他花费了近50年心血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系列丛书《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该丛书全面系统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技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
与该书同样受到关注的是“李约瑟难题”。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把该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还有学者把“李约瑟难题”延伸,进一步提出了“为什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了”“为什么中国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时至今日,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讨论一直非常热烈。
“钱学森之问”可以看作是“李约瑟难题”的延伸。2005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去看望钱学森,钱学森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迅速增长。2012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我们现在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相当于美国加欧洲加日本还加印度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的总数。”但是,为什么中国的人才队伍在数量上全球遥遥领先,却迟迟不能诞生与之相匹配的重大成就?这个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分析“李约瑟难题”
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从“李约瑟难题”开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那么,原因何在?
实际上,清初统治者并非对科技不感兴趣。习近平总书记说:如康熙,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时间不谓不早,大概是1670年至1682年间。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时虽然有人对西学感兴趣,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
习近平总书记举例说明: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得出结论:“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反之,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破解“李约瑟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抓住了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既是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也是我国当前现实问题的根源,为破解“李约瑟难题”提供了指引。
第一,“技术引进”是我国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选择。创新是有条件的,在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下,从当时“社会发展”全局考虑,“技术引进”不失为一种合理选择。中国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长时期内,是相对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长期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技术落差,“技术引进”事实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要素驱动发展”:其技术基础是“引进”,其发展动力是依靠要素投入,其产品是低端“完全竞争产品”,其盈利模式是压低要素成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量“技术引进”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但是,“技术引进”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我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其次是发展动力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资源环境难以承受;更加危险的是我国“将被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第二,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具备发力加速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在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应用研究方面,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在2011年已经超过美国,单就数量来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专利申请国。其中,PCT专利申请量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认可的专利数量,中国在2019年首次超过美国,跃升至世界第一。中国专利缺少的是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在基础研究方面,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指标是“自然指数”,该指标由《自然》杂志创立。截至2022年11月,中国自然指数已经赶上美国,单就数量而言,目前中国的“自然指数”排名世界第一。和最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自然指数在量的方面具有优势,在质的方面仍有差距。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第三,坚定不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个环节一直是我国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年来,中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就像接力赛一样,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没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儿跑。”改革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当前,我国基本形成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框架:改革的着力点,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新体系”是由各个创新主体组成的“创新链”(党-国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大众-等等);改革的关键,是激发各个创新主体的活力;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理顺创新主体的关系,明确各个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