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2021年回国创新创业留学人员首超百万
2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继续开展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
3西安高新区发布人才新政
4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人才双创基金
5武汉经开区推出人才强区“黄金十条”
6杭州滨江国际人才节开幕
7秦皇岛市颁布实施“人才新政”
8济宁高新区召开“优化人才政策提升人才服务”新闻发布会
9江苏昆山“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10新型智库机构落户前海可享300万元经费支持
1
2021年回国创新创业留学人员首超百万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近日在线开幕。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表示,2021年回国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首次超过100万名,累计发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118万份。此外,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人民币;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7万亿元人民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9800亿美元,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6.9万件,居世界首位。
目前,我国已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积极参与ITER、GEO、SKA等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努力推动卫生健康、气候变化、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更多中国的科技方案。
会议指出,中国愿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提升科技对外开放水平,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战略对接和政策对话,积极为各类创新主体和研究人员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各领域、各层级国际人才交流活动蓬勃开展;携手各国科技力量,积极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努力为全球科学家和科技企业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化创新环境,欢迎所有海内外人才在中国这片沃土发挥聪明才智、作出科学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信息源:
http://www.gov.cn/xinwen/202205/29/content_5692912.htm
2
广东省科技厅发布《关于继续开展外籍和
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
为继续贯彻落实公安部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2022年5月19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印发了《关于继续开展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一、有关背景
公安部批准同意自2016年8月1日起在广东省实施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其中6项适用于广东自贸试验区,10项适用于全省,涉及外国人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永久居留签证等方面。为贯彻落实该政策措施,2017年4月,原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制定了《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关于开展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粤外专规〔2017〕1号),自2017年5月19日起开展广东省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有效期5年。
2017年10月,公安部批准将适用于广东自贸试验区的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复制推广至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9市和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实施。为确保政策顺利落地实施,2018年9月,省公安厅、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复制推广实施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工作的通知》(粤公通字〔2018〕160号),明确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有关确认函、推荐函和证明函的办理规定。根据机构改革有关职能调整要求,此项工作自2019年9月起通过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全程在线办理。
2020年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调整实施一批省级权责清单事项的决定》(省政府令第270号),将“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职能下放至地级以上市科技部门。据此,2020年2月,我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粤科函专字〔2020〕116号),要求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9市和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继有关市政府及科技部门续做好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中第1、2条所列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所需有关推荐和证明函办理,全省适用的10项出入境政策举措中第2、3、9条所涉及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港澳台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工作一并参照执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市由市级科技部门开展。
二、主要内容
《通知》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与衔接性,通过沿用原有的人才认定标准,明确现行认定受理机关和规定,推动继续贯彻落实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做好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
第一部分说明了《通知》制定的背景,并继续沿用粤外专规〔2017〕1号文。一是机构改革后的职能调整,原省外国专家局负责的“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职能调整到新组建的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局)。二是省级权责事项的下放,根据省政府令第270号,将“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职能下放至地级以上市科技部门。因粤外专规〔2017〕1号文于2022年5月到期,经商省公安厅同意,继续沿用该文件。
第二部分说明实施认定工作的政策要求、地市执行权责范围和有效期。结合粤公通字〔2018〕160号和粤科函专字〔2020〕116号文件精神,珠三角九市和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所在地市级以上科技部门、粤东粤西粤北12市科技部门继续按照适用的出入境政策措施,开展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认定工作。本《通知》有效期两年。
信息源:
http://gdstc.gd.gov.cn/zwgk_n/zcfg/zcjd/content/post_3940121.html
3
西安高新区发布人才新政
5月24日,西安高新区召开“秦创原”人才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发布会,宣布最高补贴1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引进12000名硬科技创新人才,全区从业人员总量将突破100万名。
会上,西安高新区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秦创原人才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四个高新”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促进秦创原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同时发布“百万年薪求贤令”,旨在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科技、金融、市场有效衔接,全力打造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生态高质构建、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秦创原”科创人才高地。
面向全球实施“百万人才计划”
截至2021年底,西安高新区已聚集国家和省、市级高层次人才360余名,从业人员总量突破80万人,其中本科以上超过30万人,硕博人才超过7万人,海外人才约7000人,各类人才的竞相聚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新发布的《意见》,西安高新区将面向全球实施“百万人才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支持用人单位,在光电子、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领域,分层次引进12000名硬科技创新人才,推动从业人员总量突破100万名,集聚各类人才载体超过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0家。
为实现这一目标,西安高新区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在顶尖人才招引方面,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支持,同时以创建市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争取人才优先购房等试点政策;在紧缺人才招引方面,定期发布“百万年薪求贤令”、博士后招才引智榜单等人才需求目录,实行靶向引才、精准引才;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采取“揭榜挂帅”制,每年遴选20个破解“卡脖子”技术的科研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同时,西安高新区将实施“青年英才计划”,给予每个项目最高10万元支持,同时进一步提升硕博人才租房补贴;鼓励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以上的人才项目落户,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并给予设站奖励,进站博士后可享受生活补贴;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探索设立人才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激励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秦创原科创人才高地
为了持续加大创新人才招引,加快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西安高新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促进秦创原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加大顶尖人才招引力度。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院士等全球顶尖人才来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支持和200万元购房补贴,特别重大的“一事一议”。
支持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来高新区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5年内可享受最高200万元人才津贴。经评审的人才项目,5年内对前三次私募股权融资给予最高200万元/次的项目支持。
鼓励海外人才创业。经高新区认定并评为优秀在孵企业的海外人才创业企业,可享受8万元一次性认定奖励,以及3年内每年最高15万元经营场所房租补贴。
促进青年人才项目落地。鼓励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落地,给予最高50万元创业支持。实施“青年英才计划”,给予最高10万元支持。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最高30万元设站奖励,入站博士后可享受每年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
强化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在西安市无自有住房的高层次人才,5年内可入住人才公寓并享受最高60%房租减免;自行租住的,3年内可享受最高6500元/月租房补贴。
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硕博士应届毕业生,3年内分别可享受每年18000元、6000元租房补贴。求职创业的市外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可短期入住“青年人才驿站”并享受50%房租减免。
保障人才子女就学。经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其子女可在高新区公办学校或国际学校就读。经认定的硬科技创新人才,其子女可选择或优先安排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
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发布“百万年薪求贤令”,鼓励区内企业招引100万元以上年薪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研发人才,5年内按其个人收入对地方经济贡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
提升人才服务市场化水平。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效升级,3年内给予入驻机构最高每年20万元房租补贴,不断完善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
“百万年薪求贤令”发布
本次发布的“百万年薪求贤令”,共有华为、中兴、OPPO等企业提供100个岗位需求,主要以消费者终端工程师、医疗数据专家、算法工程师等岗位为主,不乏顶尖科学家、资深专家、营销副总裁等高级研发管理岗位,基本涵盖了光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区主导产业领域。
“本次发布的岗位数量多、层次高、待遇优,在业界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同时企业的人才发展平台完善,员工晋升机制健全,可以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西安高新区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来西安高新区创新创业的百万年薪人才,除享受人才津贴外,还将享受政策咨询、人才认定、职称评审等“一站式”公共服务,以及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一揽子”生活服务,真正让广大人才创新创业在高新,安居乐业在高新。
作为西安高新区本轮人才新政的重要内容,求贤令是为了进一步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给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而制定。未来,西安高新区还将继续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重点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定期发布人才榜单,精准引进各类紧缺人才,为“秦创原”和“四个高新”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信息源:
http://news.cctv.com/2022/05/25/ARTIbaEgNoDkzWFjV90nJnTM220525.shtml
4
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人才双创基金
5月1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首只人才双创基金,总规模达3亿元。
人才双创基金由青岛西海岸人才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仁汇银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导发起设立,是西海岸新区首只以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为核心的股权投资基金,将围绕新区新一代半导体、智能制造和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布局,重点投向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及其他硬科技项目。目前,该基金已与3家新一代半导体、化工新材料领域优质高层次人才项目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拟落地项目轨道交通先进材料生产基地和第三代半导体特色工艺装备研究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汽车电子MCU项目等6个前期储备人才双创项目进行了线上、线下路演。
信息源: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20525/Articel14011MT.htm
5
武汉经开区推出人才强区“黄金十条”
27日,武汉经开区推出《人才强区战略3.0》,即“人才强区政策黄金十条”,从人才引育、服务配套、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和保障机制等方面,以更高眼界、更大力度谋划对各类人才的政策支持,实施更便利、更有效的引才、留才举措,为推进武汉经开区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打造全国产业创新集聚区提供政策保障。
目前,武汉经开区聚力打造“中国车谷”,以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引领,围绕经济总量、市场主体、人口总量“三个倍增”的目标,实施车谷人才“百千万”行动(培育百名“领军人才”、千名“高层次人才”、万名“科技人才”),每年投入超8亿元支持人才创新发展,让人才在中国车谷“创”有空间、“干”有舞台、“成”有机会,形成“以产业汇聚人才,以人才引领创新”的发展格局。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人才强区战略3.0》政策支持对象涵盖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等9大类人才。其中,对战略科技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资助;对产业领军人才,按照用人单位支付人才年薪的5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资助,特别优秀的可给予定制化政策支持;对行业高端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资助;对杰出高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科技服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青年创业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创业补贴;对卓越工程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推进著名社会人才“培育工程”,坚持紧缺人才高端引进和现有人才提升并举,制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乡村振兴等领域专项奖助政策,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名师名校长、名医名院长、文化体育名家、乡村振兴人才。
为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到车谷就业创业,实施青年人才“春笋行动”:设立1亿元的中国车谷奖学金,并对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给予最高15万元生活补贴或购房补贴及最高1万元购车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全日制硕士、“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最高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及最高6000元、3000元购车补贴。
信息源:
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2205/30/t20220530_37690505.shtml
6
杭州滨江国际人才节开幕
5月26日下午,杭州市滨江区人才工作会议暨第五届滨江国际人才节开幕。开幕式上,滨江捧出诚意满满、“含金量”十足的三大“节日礼包”。
“政策大礼”——会上,高新区(滨江)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推进天堂硅谷人才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五大行动”,包括实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行动、人才雁阵格局拓展行动、引才育才品牌锻造行动、人才生态提质升级行动和人才工作整体智治行动。其中颇具亮点的,是立足滨江实际,建立滨江特色的人才分类认定目录体系,给予人才更多身份认同和价值实现。对于普遍关心的住房问题,也有大动作,对人才房指标分配规则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人才房使用效率、提升人才幸福感。此外,在人才激励、头雁人才引培、高能级平台建设、金融支持和服务配套上,也迭代推出优化举措,力度更大、服务更有针对性。
“平台大礼”——现场“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正式揭牌,该研究院承担“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这也是浙江省唯一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荣誉大礼”——现场隆重表彰为滨江引才育才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首次颁发“远至奖”和“大业奖”。今后,滨江将定期开展人才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荣誉评定,在人才认定以及人才创业项目推荐方面赋予更大的自主权。
此外,2022年度第一批“5050计划”项目签约仪式。2022年以来,滨江新引进高质量人才项目17个,其中10家人才企业完成超亿元大额融资,总额超18.5亿元。“5050计划”是滨江招才引智的“金名片”,实施十二年来,累计扶持人才项目900余个,孵化培育上市公司7家。
今年以来,滨江区新引进各类人才15928人,同比增长11.64%,新签毕业生5801人,同比增长7.65%,其中硕博以上人才2529人,同比增长12.9%,全市第一。
据了解,此次人才节期间,滨江将持续开展18场专题活动,分为“产业报国、高峰论坛”“创新驱动、快乐创业”“一流生态、幸福生活”和“乐享竞赛、大赛竞技”四个篇章,促成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对接。
信息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945491772556834&wfr=spider&for=pc
7
秦皇岛市颁布实施人才新政
近日,为营造宽松、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立足激发第一资源活力,秦皇岛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秦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对原有人才政策进行了优化整合、改版升级,明确了25条具体措施,涵盖了人才引育管用各个方面。
秦皇岛市颁布实施“人才新政”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
新出台的《若干措施》强化创新力度,推出实施“人才贷”政策、“港城英才支持计划”、推进事业单位人才编制管理方式改革、建设创新创业“三个平台”(即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人力资源产业园)等改革创新举措,通过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构建以服务大局、瞄准高端、鼓励创新、提升质效为核心的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才创新驱动新优势。
《若干措施》规定每三年从全市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评选100名“港城英才”,在管理服务期内享受政治、经济、工作等方面待遇,如符合条件的可被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除获一次性奖励2万元外,每人每月享受600元工作津贴;申报的科研项目优先审批、重点支持……
在事业单位人才管理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扎实推进改进事业单位人才编制管理方式,设立引进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制度;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才离岗创业机制,推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若干措施》还加大了对产学研、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合作,引导高校人才投身秦皇岛市专家人才“进企业进农村、促发展促振兴”活动,推动校地良性互动;要求加快聚集一批国家级、国际化的研发机构,打造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对新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给予5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此外,为把《若干措施》落到实处,秦皇岛市还研究制定了《秦皇岛市“港城英才”支持计划(试行)》《秦皇岛市港城英才服务卡实施办法》等5个配套文件,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人才作用发挥,最大限度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
信息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876070065337447&wfr=spider&for=pc
8
济宁高新区召开“优化人才政策
提升人才服务”新闻发布会
5月24日,济宁高新区召开优化人才政策,提升人才服务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中获悉,截至目前,济宁高新区累计聚集“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海内外合作院士16名、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7名、省“泰山”系列人才36名,以及其他省市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170余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广聚海内外人才,强力支持高水平人才引育
在顶尖人才支持方面,4年管理期内给予每人最高720万元的人才补贴,给予每名团队核心成员最高120万元的人才补贴。其中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入选后3年内在济宁市购买首套住房的,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的购房补贴;分别给予创新顶尖人才项目、创业顶尖人才项目最高3000万元和5000万元的资助。
在国家级领军人才支持方面,自主申报入选的,4年内给予用人单位最高100万元的经费资助,给予人才最高200万元的补贴补助。
在省级领军人才支持方面,自主申报入选的,管理期内给予用人单位50万元的经费资助,给予人才50万元的人才补贴;其中拟全职引进的,入选后3年内在我市购买首套住房的,市财政给予50万元的购房补贴。在省级重点人才支持方面,对自主申报入选省“外专双百”计划、重点区域急需紧缺人才项目的,分别给予用人单位30万元、10万元的经费资助。在市级领军人才支持方面,对入选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的,分别给予创新人才和团队最高100万元、200万元经费资助,给予创业人才和团队最高500万元、1000万元经费资助。2021年,济宁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4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1人,创历史新高,20人省级人才荣誉,5个人才项目获“2021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奖项,4家“231产业集群”企业获市级创新领军人才工程配额。
强化筑巢引凤效应,全力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
在省级及以上人才平台支持方面,对新获批的院士工作站、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专家服务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及以上人才平台,按照市级补助标准的1:1配套给予经费补助。
在市级人才平台支持方面,高校院所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研究院、产业基地以及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通过市级审核认定的,每家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市财政给予每处5万元的一次性经费资助。
2021年,济宁高新区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平台16家,新成立济宁海归创新发展协会吸纳会员200余人,新建济宁留创园B区拓展孵化空间3600平米。吸引14名清华大学博士生来我区开展实习实践,提供住宿、餐饮、交通等一站式服务。济宁高新人才发展集团获评市级青年人才加速器。
聚焦精准一流服务,倾力构建高标准人才生态
为就业的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济宁高新区构建了立体式的人才保障服务,在人才住房方面,建成了大学园人才公寓、科苑创新公寓、科苑青年公寓、科苑会馆等各类人才住房4000余套,采取租赁与免费入驻相结合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提供住房。在商业服务配套方面,红星爱琴海综合购物广场,枫叶小镇奥特莱斯已建成运营,华润万象汇、湖滨印象等商业综合体即将开业。在休闲娱乐方面,拥有3A级景区蓼河水利风景区,“口袋公园”42个。创新谷影院、高新文体中心、蓼河大剧院等休闲娱乐场所,能够满足人才全方位的休闲娱乐需求。在子女入学方面,济宁高新区建有15年一贯制的济宁孔子学校、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同时,建成了蓼河新城外国语学校,慧灵顿国际幼儿园等学校,均能提供中英双语教学,可为人才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链条教育服务。在医疗卫生方面,建成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蓼河新城医院,可以为各类人才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济宁高新区聚焦“四大主导产业”,每月至少开展1期专场招聘,同步融入“直播带岗”等融媒体元素,开设“蓼河国际英才大讲堂”,设置人力资源、数字转型等8大培训专题。实施人才政策落实“啄木鸟”行动,编制4大类164项人才政策清单,评选了13名济宁创新谷领军人才、13支领军团队。启动建设760套的蓼河国际人才社区,将通过租售和免费使用相结合的方式为全区各类人才提供居住服务,让人才居住无忧。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立足产业之基,打造引才“强磁场”,聚焦“231”产业集群,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服务人才成长,搭建创新“英雄台”,以创新谷建设为牵动,加强关键领域创新平台建设;聚焦产业之需,涵养留才“优生态”,政策引领“广纳贤才”,健全平台“靶向育才”,优化环境“拴心留才”。济宁高新区将以最强政策、最优环境、最大诚意吸引人才、聚揽人才、成就人才,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人才创业的“乐园”,为制造强市建设提供高新智力支撑!
信息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710381616835923&wfr=spider&for=pc
9
江苏昆山“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轻轻一点,只需几秒,人才及企业就可获得一组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5月26日,“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600多项政策文件浓缩成165项政策产品,实现一个政策申报总入口和申报、审核、兑付全程闭环管理,让人才、企业申报更加省心、链式服务更加高效。
操作过程中,人才或企业在电脑端打开“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进入首页“智能服务”模块,填写完善基础资料后,便可一键匹配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还可对感兴趣的政策进行订阅并设置智能推送。
“智能服务”只是“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众多功能中的一项。为助力“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建设,市科创发展服务中心综合营商环境建设要求、人才企业政策服务诉求、部门集成管理需求,建设“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同时,创新推出“12345”服务体系:打造1个服务总入口,开发2个政策计算器,搭建3个数据资源库,创新4个“一”集成服务,深化“5A”级人才科创服务机制,为人才企业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
打造“1”个服务总入口,全面集成惠才惠企政策、政务服务、人才服务、社会化服务、活动资讯等10大类27项服务内容。考虑到不同项目申报方式繁多,“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对各类项目申报入口进行了整合升级,变人才企业“一对多”为部门“多对一”,打造“政策超市”和“项目申报中心”,实现人才企业政策申报一网受理、一网通办。开发“2”个政策计算器,实现人才政策一键匹配。“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梳理、精细拆解各级各类惠才惠企政策,依托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为人才、企业勾勒“数据画像”,填写基础资料后,便可一键匹配海量政策。当申报项目启动时,平台将主动提醒适配用户,主动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推动惠才惠企政策应享尽享。搭建“3”个数据资源库,设立人才档案信息库、科创企业数据库、惠企人才政策库三大数据库,形成一人一档、一企一档,实现人才信息与企业发展数据相互关联、全程留痕、动态更新,惠企人才政策库归集各类惠企、人才政策,实现各类政策一端通查、一秒送达,打造人才精准管理服务机制。同时,“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还创新“4”个“一”集成服务,实现惠才惠企政策兑现一网通办、一站通兑、一码通享、一屏统览;持续深化“5A”级人才科创服务机制,创新“互联网+”服务模式,为人才、企业提供最优享、最舒心、最如意的服务。
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近年来,我市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落实苏州开展“人才服务推广年”活动要求,持续优化“昆如意”营商环境,第一时间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打造“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务平台,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才生产、生活等需求,以优质服务体系营造近悦远来的才企发展环境。
信息源:
http://www.js.chinanews.com.cn/ks/news/2022/0528/7593.html
10
新型智库机构落户前海可享300万元经费支持
为加快推动前海智库机构集聚发展,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日前正式发布《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关于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从“落户、发展、招才引智”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智库机构,落户即予以300万元业务经费扶持。
“中央支持前海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基于国家所需、‘双区’所长、前海所能,《办法》此时出台可谓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前海打造“最强大脑”聚集地十分必要。
目前,高端智库集聚区是前海正在推进建设的深港合作重大平台之一,现已初具雏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和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落户前海,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前海创新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在前海运营,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波士顿咨询、德勤事务所、安永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咨询服务公司等也在前海布局。
吸引高端智库港澳智库
从招引扶持大方向上看,《办法》聚焦“国家战略、深港合作、国际资源”。
首先,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作为主要招引目标,鼓励其在前海落户实体化分支机构,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文化传播、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国际交往等方面贡献智慧。
其次,希望着力吸引更高专业性和开放性的港澳等智库落户前海,既有利于总结实践经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又能够深刻阐释“一国两制”等政策,进一步促进深港融合发展。
再者,鼓励智库举办具有影响力的论坛、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前海影响力。
因此,《办法》支持的智库类型主要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或其分支机构;港澳知名社会智库、港澳高校或其在深合办高校举办的智库;其他对前海合作区建设粤港澳研究基地和文化软实力基地具有重大意义、符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需求的智库”这三类。
只要该智库是“独立法人机构或经该智库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以及在前海合作区实际办公,且有不少于5名教授(研究员)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的常驻研究团队”即可申请支持。
聚焦四大研究领域
结合前海定位,《办法》要求落户的新型智库研究领域包括“金融、会展商贸物流、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新型国际贸易、现代海洋、数字与时尚等现代服务业研究;营商环境、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区域治理研究;深港合作、自贸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党的建设研究”这四个,且至少其中有一个领域具有突出研究能力。
只要是符合条件的,落户前海后即可在开办运营方面获得300万元业务经费支持。同时,在办公空间方面,事业单位组织形式的智库可参照前海管理局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有关办法执行,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组织形式的社会智库则参照该局产业用房管理办法执行。
智库机构在前海须围绕《前海方案》,以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目标,积极开展咨政建言、政策创新、知识分享、人才延揽、对外交往等。
全球智库100强奖100万元
智库机构落户前海后将获得哪些发展?《办法》将从“创先争优、咨政建言、拓展影响、学术交流和招才引智”五方面予以支持。
其中,对新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或业界公认全球智库排行榜前100名的智库,将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对智库向前海管理局报送研究成果并获上级有关部门采纳,根据成果质量及应用情况给予0.1万/件至1万/件奖励。
对受国家部委、广东省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托,承担以前海合作区深港合作、改革创新、产业发展等为研究对象的课题项目,在顺利结项后,按合同金额25%给予支持;对智库全职研究人员在中央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且以前海合作区深港合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产业发展等为主要案例的,按0.8万元/篇给予支持。
对举办冠名“前海”且有利于提升前海合作区影响力的论坛、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智库活动,可按实际活动费用的30%给予支持,不超过100万元/次。
对邀请港澳和国际学者开展全职访问交流的智库,按教授(研究员)20000元/月、副教授(副研究员)15000元/月进行资助,资助期限不超过3个月/人,每家智库申请人数不超过4人,每位访学人员在前海工作时间须不少于1个月/年;对引进两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等知名学者,并与之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智库,给予20万元/人奖励。
信息源:
http://www.cnbayarea.org.cn/news/focus/content/post_976134.html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扫描上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18515836767
电话:010-62563533
邮箱:zta@zta.org.cn
邮编:110108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18号科贸大厦B座942室(中关村站C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