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广州南沙重要方案发布,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
2河南人才集团揭牌成立
3呼和浩特市推出“人才政策10条”配套政策
4合肥出台新政服务人才发展
5两江新区发布“1+N”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6贵阳经开区举行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政策推介会
7福州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免费住宿
8国内首家人才旅社在青岛启用
1
广州南沙重要方案发布,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
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五大主要任务
《方案》的实施范围为广州市南沙区全域,总面积约803平方公里。按照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建设时序,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的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
《方案》从五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
《方案》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摆在五大任务首位。并提出要围绕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四方面发力。
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方案》提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平台,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产业链。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推进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推进专业化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推进无人机、无人艇等无人系统产业发展。
发展数字产业,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行业应用示范、下一代互联网算力服务等业务发展。发挥国家物联网公共标识管理服务平台作用,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国际光缆登陆站。
建设好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可燃冰、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海洋能发电装备、先进储能技术等能源技术产业化。
根据《方案》,对南沙有关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延长亏损结转年限。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按程序制定优惠产业目录。
为在南沙的港澳科研机构和创新载体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方案》明确,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
创新科技合作机制,落实好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鼓励相关科研设备进口,允许港澳科研机构因科研、测试、认证检查所需的产品和样品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
推动金融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新业务新模式,为在南沙的港澳科研机构和创新载体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方案》显示,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在南沙的港资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
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
南沙将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实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在人才引进、股权激励、技术入股、职称评价、职业资格认可、子女教育、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支持南沙实行更大力度的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对国际高端人才给予入境、停居留便利。
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加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以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载体建设,鼓励国际高端人才进入南沙。大力发展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搭建国际人才数据库,建设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允许符合条件的取得内地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信息源:
https://mp.weixin.qq.com/s/SDKMypqEKtrU98G6G4j4xQ
2
河南人才集团揭牌成立
6月16日,河南省人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人才集团”)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
此次揭牌标志着中部六省首个省级人才集团正式起步,河南人才集团将致力打造高端人才的提供者、重点行业的智囊团,加速一流创新人才集聚河南。
河南人才集团前身以河南汇融人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融人力”)为主体改组设立,控股股东为河南投资集团。
河南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新勇在致辞中说,汇融人力目前搭建了千万量级的人才数据库,与顶尖猎头科锐国际合作在郑州落地了中原国际人才交付中心,在北京、上海设立了离岸服务站,基本实现了人才的“全球选、河南用”和“北京领薪、河南工作”的格局。
“近三年(汇融人力)累计为河南省引入各类高层次人才6000多名,其中为鲲鹏计算生态、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猎聘各类人才超千人。”刘新勇说。
河南人才集团董事长郝国庆表示,汇融人力自2016年成立以来,打造了200多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初步探索出一套全生态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数字化驱动、全域覆盖的市场化、个性化人才服务模式。未来,河南人才集团将对标深圳人才集团等一流企业,创新服务理念,在市场化的引才机制、市场化的人才认定标准、市场化的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勇于突破,建设全省统一的人才数据服务平台;发挥资本的力量,建设人才发展基金,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金融链的融合发展。
信息源:
https://gzw.henan.gov.cn/2022/06-17/2470094.html
3
呼和浩特市推出“人才政策10条”配套政策
6月17日,呼和浩特市"人才政策10条"配套政策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就我市推进人才政策落实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及解读。
发布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石磊介绍了我市人才政策及兑现办理有关情况。
据介绍,我市现行的人才政策,主要是"1"个总纲,"6"个支撑,概括起来就是"1+6"的人才政策体系。"1"是《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这是我市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首府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人才政策10条"围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出了一系列导向性强、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政策举措。"6"是"人才政策10条"的6个配套性实施方案。这是我市人才政策体系的重要框架,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的"施工图"。包括进一步推进城镇落户的《若干措施》、支持人才就业创业配套《实施办法》、科技创新领域配套《实施细则》、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奖励办法》、支持企业上市《若干措施》和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在制定具体操作流程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精简流程,突出易操作。全面优化兑现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填报事项,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办结,力争达到材料最简、环节最少、时限最短效果。二是提高效率,突出快速办。为方便办理,设立"线下+线上"同时办理两条线,为大家提供"管家式""保姆式""一站式"服务。线上通过App,动动手指即可直接申报,同时,线下也开通了专门受理窗口,可进行现场办理,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服务。三是闭环管理,突出兑现实。形成工作闭环,进一步压实了责任,确保每一个环节衔接顺畅,每一项政策精准落地、及时兑现。
关于租购房补贴政策。市人社局推出了高校毕业生租购房补贴政策。租房补贴范围及标准是:2019年6月22日以后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在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满足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3个月、在呼无房且租房居住(租房时间为2021年6月22日至2022年6月23日)等条件后,可申请租房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按月给予1000元、800元、500元补贴。购房补贴范围及标准是∶2016年6月22日以后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在我市非公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满足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1年以上、2021年6月22日后首次在呼购房等条件后,可申请购房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是∶首次在呼购房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补贴。
每年6月、12月集中办理租购房补贴业务,6月24日将开通线上线下办理渠道,受理时间为6月24日-7月24日,申请人可登录"丁香扎根"App或到市人社局提交要件。市人社局将与市住建局联合对租购房补贴的申领进行审核认定,请关注市人社局门户网站。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各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创业方面,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范围及标准是∶对在呼和浩特市地区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及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个人最高可申请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600万元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及以下、以及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创业项目,可免除反担保要求。市四区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到市人社局2楼大厅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旗(县)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可向创业地所在旗(县)就业服务部门申请。
在就业方面,"六大产业集群"企业新引进人才一次性人才奖励范围及标准是∶全市"六大产业集群"规上企业新引进人才,与企业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连续缴纳社保1年以上的,可申请一次性人才奖励,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奖励范围及标准是∶中小微企业招聘应届及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满12个月社保的,可申请吸纳大学生奖励,每新招聘1人给予企业2000元奖励。
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政策。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最稀缺"的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最核心力量。《实施办法》提出对新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奖励政策。受理范围及奖励标准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可申请10万元建站补助,上述政策须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通知发文后予以兑现发放;对于在站期间承担市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开发任务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按其在站实际工作时间,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4个月。博士后所在企业携带申请落实建站补助报告、建站补助经费申请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通知》向市人社局提交申请;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携带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补贴审批表、花名册、进站备案证明、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合同书)向市人社局提交申请进行办理。
据介绍,根据《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和市政府人才工作部署,我市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科技创新领域配套实施细则》,旨在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在首府集聚发展,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将首府打造成为北疆具有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创新领域共包含五类人才项目,具体支持方向和资助标准如下∶
(一)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
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旨在以更大力度吸引国内人才和各类领军人才解决我市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有效突破产业瓶颈。根据人才引进方式及对其实施科研项目的综合评价,刚性引才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柔性引才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并可计提绩效支出奖励个人。申报条件∶刚性引进人才应在我市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或创办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应与用人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聘用协议等。
(二)"政产学研推用银"创新联合体项目
"政产学研推用银"创新联合体项目旨在以我市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鼓励其吸引区内外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优势资源组建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根据对联合体实施科研项目及建设方案的综合评价,对支持建设的创新联合体,每个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申报条件∶在呼企业(理事长单位)牵头高校、科研院所、金融单位等组建的联合体,联合体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及建设方案,成员不少于5家,签定不少于三年的合作协议。
(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
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旨在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呼设立高端研发机构,对接我市主导产业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我市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根据对合作共建研究院建设方案及实施科研项目的综合评价,合作期内每年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并免费提供研发办公场地。申报条件∶该高校或院所应已与市政府签定合作协议,研究院具有在呼独立法人资格,派驻来呼研发人员不少于总人数1/4,且8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合作期内至少有15项成果在呼落地实现产业化,并为我市培育1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
(四)"人才飞地"项目
"人才飞地"项目旨在支持企业在区外人才技术密集地区建立各类孵化平台载体,并促成孵化研发的成果和项目在呼转化。根据"人才飞地"孵化研发的成果和项目在呼转化绩效,给予建立单位50-100万元奖励。申报条件∶"人才飞地"设立满1年,有固定办公科研场所、稳定经费来源和团队,有与我市产业关联的孵化项目和成果且在呼转化。
(五)评选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评选旨在选拔奖励具有领头雁作用、对我市作出贡献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激发人才活力。根据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的科研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和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对获选人才个人,每人奖励10万元,对获选团队,每个奖励20万元。申报条件∶人才近三年应取得一定的科技成果且其成果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或为创办企业中自然人股东且有创业成效;人才所属企业须在呼成立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两年年均缴税50万元以上。
信息源: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ae5de28e9f09518c7bf77f/
4
合肥出台新政服务人才发展
6月16日从合肥市委组织部获悉,该市日前出台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并开展“人才政策落实年”行动,发布人才政策“一本通”。
此次出台的若干政策立足合肥市发展所需、创新所需和人才所需,面向重点产业链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用人主体,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副高以上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定制一系列普惠性、特殊性举措,精准服务保障人才在肥创新创业。
该政策最大特点是整合以往存在于多个部门的多项人才政策,通过政策的集成创新实现人才政策“三个转变”。一是由“部门角度”转变为“人才角度”。政策重点围绕人才关心关切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项目研发、成果转化、融资扶持等问题,分类分层列出政策举措,人才直接对号入座。二是由“多口出”转变为“一口出”。政策系由合肥市委组织部统筹整合全市60余项人才政策文件而成,旨在解决政策部门化、碎片化问题,从而实现只需看一个文件便能了解合肥市全部人才政策。三是由“一次性”政策转变为“持续性”政策。政策设计贯穿人才发展的全周期,让人才在干事创业的各个阶段都可尽享政策红利。
信息源:
http://ah.anhuinews.com/gdxw/202206/t20220617_6085972.html
5
两江新区发布“1+N”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6月17日,重庆两江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两江新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及汽车、电子信息等12个产业招商专项政策(以下简称“1+N”政策体系),着力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做大“产业群”、做强“产业链”、做优“产业端”,打造产业发展的升级版。
新闻发布会现场。张玮真 摄
含金量:最高3亿元支持
据了解,《两江新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1”政策)是一个统领性的政策,给予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各阶段的政策支持。
“N”政策则包括了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新材料、现代金融及国际消费、国际贸易物流、会展文创、数字经济等12个产业的专项招商政策,重点关注增量项目,适当兼顾存量项目,鼓励企业来新区发展,分别从企业经济发展贡献、固定资产投入、研发创新投入、发展载体和产业人才等5个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
综合来看,“1+N”政策体系具有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绿量高三大特点。
例如,汽车产业招商专项政策中,对于新引进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项目,以及新能源大小三电和车载电子信息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重点项目,将给予固定资产投资的10%—20%,最高不超过3亿元。
此外,对上述重点项目,还将给予最高不超过2亿元的研发费用支持。
又如,为了吸引空间基础设施项目,两江新区对建设卫星星座的企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支持。“1+N”政策体系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国内外知名高校等来新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最高可获得7000万元的研发及运营经费支持。
含新量:加快引进新兴产业和创新人才
含新量高是“1+N”政策体系的第二个特点,其内涵不仅包括新兴产业,也包括创新人才。据介绍,“1+N”政策体系基本涵盖了两江新区“十四五”期间及未来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其中,支柱产业如汽车产业重点支持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战新产业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支持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发展等。
赛力斯汽车智能工厂。冉雨琳摄
创新人才培养和供给是各市场主体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为此,本次“1+N”政策体系在多个维度予以支持。
比如,“1”政策中对经认定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分别可给予1万元、2万元和10万元的安家补贴;数字经济专项政策还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50万元的人才奖励;同时,各产业专项人才都根据行业实际给予高端人才、高技术人才不同程度的奖励。
含绿量: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据了解,“1+N”政策体系对企业落地、研发创新、技改和产品创新、提升专业化能力、上规上市、质量和品牌建设、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等全生命周期予以相应支持,均突出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色。
鼓励产业资源集聚方面,“1”政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方面,对经过认定的企业,按其研发费用的20%,在约定期限内每年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支持。
“1”政策还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按项目设备实际投资(含融资租赁)的20%给予支持,单个项目累计支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累计支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为了鼓励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1”政策对首次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奖励。
下一步,两江新区还以推动“1+N”政策体系的落地落实为契机,继续努力打造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区域协作、城市建设升级版。
信息源:
http://www.stdaily.com/index/h1t8/202206/e390e4e526924aabbabc8e72cd85e412.shtml
6
贵阳经开区举行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政策推介会
6月16日,由贵州省科学院与贵阳经开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共同举办,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园区办、科技和创业服务中心承办的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政策推介会举行。
会上,贵州科学院先进技术与材料研究所所长、重点人才“蓄水池”办公室负责人对《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全方位解读。根据该办法,只要企业注册地在贵州,亟需人才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解决企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不分国企民企,都可申请使用“蓄水池”政策。企业在相关平台上申报需求岗位,在经过公示、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复审、专家论证、岗位综合评估后,确定岗位入池名单。
通过论证后的岗位,由贵州科学院拟定专项简化程序方案,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实施。经引进到企业创新创业的“蓄水池”人才,编制挂靠在贵州科学院等省属科研院所,人在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工作,三年期满考核合格的可以选择调入其他事业单位或留在企业工作。
随后,重点人才“蓄水池”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专家论证三年目标任务填写进行指导,向企业代表讲解怎样填写岗位申报表、怎样在“蓄水池”服务平台网申报需求岗位,并解答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
下一步,经开区将依托全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优势,全方位把握好政策,做好“蓄水池”政策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才来到经开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信息源:
https://xw.qq.com/cmsid/20220618A051YS00
7
福州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免费住宿
为做好来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福建福州市人社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求职实习免费住宿的通知》,延长求职实习免费住宿期限至不超过一年。
具体如下:
服务对象
毕业三年内(含毕业年度)有意在榕求职、创业和实习、见习的全日制高校外地生源毕业生,均可申请最长不超过一年的免费住宿,每人仅限享受一次。
外地生源指的是:
1.非福州市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城区户口毕业生在福州市五个城区及高新区求职;
2.福州市其他县(市)区外地生源指的是非本县(市)区户口毕业生在本辖区求职。
为合理调配房屋资源,更加精准地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实习期间的住房需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继续提供免费住宿保障:
(一)已在榕就业创业并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
(二)已享受我市出台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的。
申报渠道
关注“福州人社”微信公众号,在“人事人才”-“延伸服务”中选择“住宿申报”并在线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人身份证(港澳台学生提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二)高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三)疫情防控期间按照有关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申报流程
个人线上申请后由福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自申请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审核结果通过短信通知申请人。各住宿点管理员与申请人对接办理入住手续,并做好日常管理服务。
其他事项
(一)通知下发之日(6月14日)在住的毕业生,可按新规定执行。
(二)入住毕业生符合我市人才储备条件的,可向市人事人才中心申请纳入我市人才储备,并给予相应生活补助。
(三)各县(市)区有条件的住宿点可向入住毕业生提供免费创业工位支持。
(四)做好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宣传工作。
信息源:
https://mp.weixin.qq.com/s/W-BivSWd7lOmKfaYW4c8LQ
8
国内首家人才旅社在青岛启用
6月16日晚,由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南区委组织部、市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才来市南”人才旅社启动仪式在青岛中山路214号举行。与会领导共同进行主题墙点亮仪式并参观人才旅社,标志着国内首家人才旅社正式投入使用。
回首中山路沧桑巨变,品味老青岛百年繁华。坐落于中山路214号的“才来市南”人才旅社将成为年轻人来青第一站。凡是35周岁以下专科及以上首次来青就业人才,均可通过搜索“市南人才网”微信小程序,预约享受6天免费加1天低价的住宿床位,还可按人才需求使用不高于市场价60%,最长3个月的就业过渡床位。
除解决青年人才来青住宿问题,人才旅社还围绕市南区“六大产业”集聚整合市南区特有资源,通过建立人才和企业信息库,提前收集青年人才就业意向,第一时间为青年人才提供招聘信息、就业创业指导和求职培训等精准化服务,并为其推荐至少3个符合本人就业意向或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旅社同时增设帮办代办服务,开展政策推介、企业用工、创业资本等对接服务,让青年人才“足不出社”享受就业创业专项服务。
“才来市南”人才旅社运营负责人韩阳表示,人才旅社除提供求职就业外,还融入技能换宿、交友阅读、围炉夜话、外语角、定制化旅游路线等时尚业态,全方位、沉浸式的时尚生活体验能让青年快速融入青岛、爱上青岛、扎根青岛、建功青岛。“我们将继续配合市南人社局做好人才旅社的建设和服务保障工作,在软硬件上展现青岛对青年人才的最大热情与诚意。”
市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昕表示,市南区人社局将依托人才旅社建好“市南青年人才发展生态圈”,在精准助力招才引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广阔更便捷的就业创业平台。
人才旅社将与“浮山湾国际人才港”、“市南区就业见习基地”等人才平台载体和云上招聘会精准结合,向平台载体和招聘会推荐入住人才,实现信息精准投放,打通青年人才来青居住通行、就业创业等“最初一公里”。
信息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809412313153905&wfr=spider&for=pc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扫描上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18515836767
电话:010-62563533
邮箱:zta@zta.org.cn
邮编:110108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18号科贸大厦B座942室(中关村站C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