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中关村——中关村核心区
时间:2023-12-07 22:46 点击:次
中关村核心区和中关村科学城大致重叠,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的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在数字经济为引领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关村核心区的角色是打赢关键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主力军,中关村核心区理应扛起科技现代化的重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
海淀的中关村暨中关村科学城位于北京西北部,主体区域包括中关村海淀园174平方公里,并拓展到海淀区全域及生命科学园等昌平部分地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中关村核心区发展愿景:到2035年,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城。具有世界一流的高校院所、科技人才、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和城市环境,产生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助力北京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支撑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中关村核心区发展历程:
1980年,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位于海淀区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开始孕育发展壮大。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海淀园的前身)。
1999年5月,国务院批复《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中关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关村海淀园成立,中关村管委会成立,开始筹备首家社团组织——中关村人才协会的前身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以支撑和推动高技术人才生态建设。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年4月,北京市政府批复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2012年8月,国家九部委会同北京市以中关村核心区为基础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统筹规划建设中关村科学城。
2017年2月,北京市提出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成为北京科创中心建设主平台之一。
2018年1月,海淀区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简称海淀“创新发展16条”),举全区之力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加快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
2019年8月,中关村科学城管理机构正式揭牌,成立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
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试点范围覆盖中关村科学城全域。国务院印发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科技创新片区31.85平方公里,含中关村科学城部分区域,共21.59平方公里。
1980年,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位于海淀区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开始孕育发展壮大。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海淀园的前身)。
1999年5月,国务院批复《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中关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关村海淀园成立,中关村管委会成立,开始筹备首家社团组织——中关村人才协会的前身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以支撑和推动高技术人才生态建设。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年4月,北京市政府批复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2012年8月,国家九部委会同北京市以中关村核心区为基础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统筹规划建设中关村科学城。
2017年2月,北京市提出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成为北京科创中心建设主平台之一。
2018年1月,海淀区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简称海淀“创新发展16条”),举全区之力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加快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
2019年8月,中关村科学城管理机构正式揭牌,成立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
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试点范围覆盖中关村科学城全域。国务院印发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科技创新片区31.85平方公里,含中关村科学城部分区域,共21.59平方公里。
中关村核心区的特点:
生态宜居之城,海淀是北京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以“三山五园”皇家园林最具代表性。全区拥有各级公园47个,其中翠湖湿地公园是北京市唯一一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4平方米,居北京市首位。
创新策源之城,中关村科学城近年来落地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包括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这些新型研发机构“新”在具有资源配置市场化、运行机制灵活化、研发活动自主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要素集成化、发展模式国际化的优势,在各自学科研究领域不断释放活力,形成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高精尖产业之城,中关村科学城已形成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高精尖”产业体系。目前,大信息产业占比全区经济总量40%,科技服务业占比18%,金融业占比12%。信息产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七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90%。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金融科技、5G、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引领全市布局,同步推进医药健康、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能源环保、新材料、网络安全、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网联汽车、空天等领域发展。
创新生态之城,目前,中关村科学城聚聚集了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33所;拥有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99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6个,两院院士620人,占比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拥有众创空间127家,其中国家级76家,市级121家,分别占全市的52%和38%;拥有科技型企业孵化器51家,其中国家级24家,市级36家,分别占全市的37.5%、44%;拥有中关村创新性孵化器86家,硬科技孵化器19家,分别占全市的54%、47.5%;孵化空间总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各类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工作的社会组织467家,其中以中关村人才协会为代表的协会88家、产业技术联盟23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2家、基金会15家。
开放创新之城,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覆盖海淀全域。同时,海淀区还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将发挥“三区”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深化科技机制体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汇聚科技人才,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助力企业成长,推动中关村科学城提升创新能级,在“两区”建设中带好头、树标杆。
中关村科学城拥有以北大、清华、中科院为代表的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基础研发资源雄厚;以智源研究院、量子研究院、微芯研究院为代表的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灵活,不断贡献活力;以大信息、大健康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持续引领示范,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学科技园、创新型孵化器等创新载体不断涌现,股权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联盟协会等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百度、小米、联想等一批知名科技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字节跳动、寒武纪、旷视等新兴领军企业异军突起,微软、IBM、SAP等国际企业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生机勃发的“创新雨林”生态正在形成,海淀“双创”示范基地连续多年获国务院表彰。
当前,中关村科学城持续聚焦与强化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放大“两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政策叠加效应,始终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走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最前头,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前头,努力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科学城!
- 上一篇:四个中关村
- 下一篇:北京的中关村——中关村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