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才大事件 (2020年7月20日-2020年7月26日) (总第三十六期)

2020-07-28 | ZTA | |
分享到:

 

 

两部委就高校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征求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日前起草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指导意见》拟提出,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不简单把论文、专利、承担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等作为限制性条件。

 

《指导意见》拟提出,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不得简单规定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突出评价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注重质量评价,防止简单量化、重数量轻质量,建立并实施有利于教师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

 

此外,《指导意见》拟提出,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完善信用和惩处机制。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评审,要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等要求。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cfg/SYzhengqiuyijian/zq_zyjsrygls/202007/t20200724_380517.html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连续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制度。

 

教育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等。

 

指导纲要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指导纲要强调劳动教育途径要注重课内外结合,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

 

“劳动素养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要依据劳动教育目标,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和发展情况的测评分析,将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和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区别开来,分别提出相应要求。同时,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评价方式手段。(记者 胡浩)

https://www.sohu.com/a/407938954_408746

【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对于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山东试行在企业设立特级技师岗位 

为健全技术工人评价选拔制度,拓宽技能人才发展空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印发《关于在企业试行设立特级技师岗位的通知》,明确在山东已备案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企业中,试行设立特级技师岗位。

 

在特级技师的参评条件上,山东提出,参评人员应为企业生产科研一线岗位中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参评人员在具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高级技师岗位工作满4年且仍在从事本职业(工种)工作等基本条件的同时,还应在产品研发、技术革新、人才培养、取得经济效益等方面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特级技师的评选方式和个人待遇上,山东规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现状,自主设立特级技师岗位,采取评聘结合方式,开展特级技师评聘工作。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按照企业正高级工程师兑现工资待遇,并在人才服务、政策支持以及参与社会事务等方面,与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http://www.gov.cn/xinwen/2020-07/16/content_5527348.htm

【编者按】山东的这一政策实现了“谁使用谁评价”,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可以激励技能人才潜心钻研技术,成长为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大师。

 

广西出台“科改33条”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西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广西科改33条”),近90个政策点全方位推进自主创新、改革创新、开放创新,提升广西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西科改33条”坚持“补短板、破瓶颈、建机制”,从8个方面形成33条政策近90个政策点,重点解决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聚焦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构建企业主导产业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聚焦科研院所创新不平衡,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

聚焦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不足,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创新环境;

聚焦创新平台水平不高,强化优势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聚焦科技计划管理科学性不够,建立符合科研创新规律的管理运行机制。

 

“广西科改33条”在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治理创新、格局创新等方面出台了很多“硬核”举措。其中,在产业创新方面,在国内率先提出“推进‘蛙跳’式产业快速发展”。在企业创新方面,率先提出“推行创新项目企业牵头制”;率先提出“将企业研发投入视同业绩利润”。

 

在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方面,“广西科改33条”提出开展人才薪酬制度试点,推行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科研岗位倾斜,对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用人单位可自主确定高层次人才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不受控高线限制,突破薪酬总量控制的“天花板”。针对科研项目经费存在的“重物轻人”问题,规定在智力密集型科研项目中用于科研人员绩效激励的间接经费比重,在国家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再提升5%;对领衔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个人将直接授予广西科技特别贡献奖。

https://www.sohu.com/a/407692663_114731?_f=index_pagefocus_3&_trans_=000014_bdss_dknfqjy

【编者按】“广西科改33条”是近年来广西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最全、突破最大、“干货”最多的政策文件,推动科技创新对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支撑到引领的跨越,助力广西建成立足国内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青海省发布“人才+项目”支持服务办法 

青海首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24日在西宁举行。洽谈会上,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青海省“人才+项目”支持服务办法(试行)》。

 

《办法》从创新激励、平台建设、创业扶持、人才引育、荣誉表彰、服务保障6个方面提出了26条优惠政策。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办法》提出了鼓励大型企业在青建立研发机构或创新平台,探索科技飞地模式,对在省外建立并经评估命名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奖补,其全职聘用的高层次人才视同在青海工作,可申报省级人才计划或科研项目。

 

在人才引育方面,《办法》提出了遴选高端人才团队进行重点支持,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青海省各类人才科技计划,柔性引进人才劳务报酬,可以在聘用单位成本中列支,企业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人才,可招聘为编制内人员等政策,不断拓宽人才发展通道。

 

在服务保障方面,《办法》明确了各地各单位应为人才及团队提供的具体服务管理举措。比如要求各单位要在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区域,配置人才公寓,对“人才+项目”成员提供安居服务,给予团队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团队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和生活环境等等。

 

《办法》对财税、金融、编制等政策支持,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生活保障进行了优化调整和统筹整合,力求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求才若渴的诚意,吸引集聚有志于助力新青海建设的急需紧缺人才。

https://www.sohu.com/a/409624550_362042?_f=index_pagefocus_3&_trans_=000018_mpcgame

【编者按】人才匮乏是制约青海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该办法旨在推动更多人才把专利、项目、团队落户青海创新创业。

 

“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面向全球遴选青少年AI人才

“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项目于7月22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正式发布,向未来的“图灵少年”正式发出邀请。

 

“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是由中关村管委会发起,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公益项目,旨在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后备青少年人才发现与培养。

 

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项目主要面向全球青少年,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发现、跟踪、培养在科技创新与应用领域具有特殊潜质的中学生,从继续学习、创业就业、项目孵化等多方面给予培养和支持。

 

项目每年7月份启动,遴选周期3个月。本次发布的首届“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主题是“世界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世界发现培养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有我·未来图灵”,主要有“2+1”系列活动“2”是针对青少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包括“全球青少年图灵选拔活动”和“全球青少年图灵训练营”;“1”是全球青少年创新力峰会暨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颁奖仪式

 

为期3个月的遴选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该计划将通过中关村丰富的创新资源以及不断涌现的国际化前沿技术企业,为青少年提升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全世界拥有创新梦想、富有创新潜质、敢于创新创业的青少年们提供更大的舞台。

http://zgcgw.beijing.gov.cn/zgc/yw/gzdt/10834252/index.html

【编者按】少年强则国强。让孩子们从少年时代就接触中关村,了解中关村,心中种下来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种子。

 

长沙人才集团揭牌,打造人才产业新高地

25日上午,长沙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长沙人才市场举行。

 

为推动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培育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去年9月长沙市政府批复成立长沙人才集团有限公司。长沙人才集团的成立旨在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的人才服务,确保人才引进持续稳定增长。

 

活动现场,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长沙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入驻协议,力求携手推动湖南全省人才事业再上新高。同时,产业园、人才集团与劳务输出县代表签署三方协议,建立结队帮扶关系,共同致力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245753979842029&wfr=spider&for=pc

【编者按】各地人才集团一般在人才市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整合提供高端人才引进、公共人才服务、人力资源外包等服务。

 

昆山两岸青年“双创”再提速

海峡两岸(昆山)人才交流合作大会13日举行,昆山两岸青创园3.0版和昆山市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包同日发布,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再提速。

 

2015年7月,在大陆“双创”背景下,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应运而生。青创园主推青年创业项目,培育高新上市企业,扶持顶尖科创人才。5年来,累计引进160多个创业项目,其中台资项目占比70%;培育13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企业总产值累计超过2.5亿元。

 

青创园还与两岸20多所大学发起成立“两岸高校联盟”。5年来,累计吸引600多位台湾高校师生来昆山交流合作、60多位台湾青年来园区创业、400多位台湾青年参与实习。昆山日益成为台湾青年高端人才来大陆创业、就业、实习的首选地。

 

未来,青创园将利用昆山“沿沪对台”及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优势,构建“高端人才科创+专项投资基金+离岸创业孵化+两岸深度融合”为核心的3.0版科创服务平台,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和品牌力的一流园区。

 

青创园将设立5000万元人才科创投资基金,引进和培育两岸青年人才科创项目150个,吸引500名台湾青年实习或就业,引进和培养30名高层次科创人才,培育10家年产值1000万元企业和10家高新技术企业。

http://www.js.xinhuanet.com/2020-07/14/c_1126236166.htm

【编者按】青创园既是两岸人才创新创业的梦想舞台,亦是两岸青年才俊深化沟通协作的交流桥梁,将推动两岸人才交流、昆台融合发展迈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

 

长三角多城市城市群内部流动不断提升

BOSS直聘最新发布的《2020二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2020年二季度的人才跨城流动意愿较一季度明显提升。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人才内部流动率已高达97%。2019年以来,城市群内部的人才流动比例持续升高,三大城市群的区域人才留存能力不断提升。以城市群为单位的人才争夺2.0阶段初具雏形。

 

今年4月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这有利于加速人才、人口向重点城市群集聚,加速劳动力在城市群内部的自由流动,大幅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https://xw.qq.com/cmsid/20200722A0EKQC00

【编者按】人才流动广义上包括人才在国家间、地区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岗位间等不同层面的流动。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才竞争、个人意愿等因素的影响。人才的适度流动可以促进个体成长、企业活力和地方经济活跃。

 

本文作者: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 师晓燕

 

 

战略研究所简介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是中关村人才协会的直属智库机构。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以人才战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共享中关村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与人才发展经验为蓝本,通过专业系统的萃取,通过现场调研、深度访谈、文献研究、海内外最佳实践比对等科学方法,为力争先进的各地区和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环境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等提供可落地执行的智库服务。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汇集了来自众多全国性学术与研究机构、知名大学的数十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中关村实战经验丰富的政策专家、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一道,依靠权威、实战、前瞻兼备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提供专业的智库服务。在北京、京津冀一体化、深圳、山东、河北、云南、贵州、湖北等多个区域的法律制订、政策研究、调研服务、干部与企业家培训交流等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真诚地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机构广泛合作,共谋发展。过去多年中,中关村人才协会依托专业的研究力量和合作伙伴渠道网络,受北京市人才局(办)、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委、海淀区等,及天津、山东、河北、深圳、贵阳、昆明、西安等国内多地委托承办了研究、调查等重要工作;组织力量到硅谷、128号公路、剑桥、新竹、台湾南部科学园及伦敦、悉尼、东京、海德堡、西雅图等地,研究其科技与科技产业、人才发展经验,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与海外众多华人社团和留学生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联系,并广泛调研了外籍人才在京、在华发展状况,研究如何吸引海外华人、留学生和外籍人士参与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将继续深入学习党中央科技产业发展和人才强国的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科技和人才发展,帮助各类产业园区坚实走好党建引领人才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新兴科技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欢迎有志于人才发展研究的同仁交流合作!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扫描上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