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9日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大家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
习近平强调,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鼓励全国科技工作者担当时代使命,国务院2016年11月批准同意将每年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近日,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在新时代创新创造创业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决心。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5/29/c_1126049503.htm
【编者按】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力。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科技工作者赋能,保障科技工作者的权利,激励科技工作者发挥创造力。
近日,青岛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人才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出台19项具体措施,为人才集聚赋予新动能。
在创新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方面,高成长性机构,可自主推荐1-2名“新锐”人才,纳入“未来之星”工程,2年培养期内,最高可获100万元培养经费补助。为“两区”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可自主推荐1—2名人选,择优纳入青岛“拔尖人才”管理。
在创新重点领域人才激励机制方面,“两区”全职引进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的尖端科研人才,可获500万元安家费;柔性引进的可连续3年享受在青纳税劳动收入30%的奖励,上不封顶。尖端人才领衔的团队项目,可获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外籍及港澳台籍高端医疗人才可享受上年度在青劳动报酬30%的补助,上不封顶。采信日韩、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机构执业资格,允许有关人员在自贸区上合示范区批准范围内开展业务。
在创新外籍及港澳台籍人才集聚机制方面,“两区”认定的外籍及港澳台籍高端人才可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差额补贴。“两区”引进的外籍及港澳台籍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可申办最高5年有效期的居留许可;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对来青探亲、洽谈或参加活动的外籍华人,可以签发5年内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
在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方面,“两区”建设的人才住房,租赁型租金或产权型销售价格最低可放宽至同区域住房市场租金或住房售价的60%。打造“青年驿站”,为来“两区”求职的应届和毕业一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可提供7天免费住宿服务。支持“两区”建设智库平台。支持“两区”成立国际人才俱乐部,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和区域性人才服务综合体,赋予“两区”市级权限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一站式”服务,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探索人才项目“飞地孵化”模式,优先布局“两区”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引导带资金、带技术的优质人才项目向“两区”集聚。
【编者按】青岛本次发布的人才政策力度很大,其中有两条非常抢眼。一是“采信日韩、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机构执业资格,允许有关人员在自贸区上合示范区批准范围内开展业务”,目前在全国仅有粤港澳湾区采信香港和澳门部分职业资格。二是“认定的外籍及港澳台籍高端人才可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差额补贴”,全国目前也仅在粤港澳湾区有相应政策。
5月下旬,江苏在全国首开新河,开展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和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评选 ,确定了10家江苏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和30个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
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是指由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推动乡村振兴为导向、以乡土人才培育为目标、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技艺技能为基础、以增强乡土人才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乡土人才传承平台。建设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对于完善乡村振兴人才供给体系,加快培养壮大乡土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是指在传统工艺、现代农技、经营管理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依托企业、院校、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等载体创办或领办,通过师徒结对方式进行技艺技能传承与创新、技术成果运用与推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近年来,江苏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创新乡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在全国首创乡土人才职称评价制度,优化乡土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了乡土人才队伍快速发展。
http://jsrlzyshbz.jiangsu.gov.cn/art/2020/6/1/art_43268_9192629.html
【编者按】乡土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三带”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正式印发,就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通知》明确,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作为大学本科后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再学习机会,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为满足更多学生参加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需要,学生不仅可以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还可以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专业。同时,教育部将重点支持高校在国家急需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电子信息、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领域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支持高校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学习这些专业毕业后将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
《通知》进一步明确,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当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目前未就业的往届生。为解决学生后顾之忧,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按当年应届生身份派遣并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如中途退学,对于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按退学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派遣。
教育部支持高校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除每年正常进行的专业集中备案外,为应对高校当前需求,近期专门增加一次集中备案,保障高校在今年即可招生。招生计划将作为增量,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不占用学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高校可以自主研究制定招生考试办法,自主确定招生范围。第二学士学位生在生均拨款、学生资助、收费等方面参照相应专业本科生执行。
《通知》强调,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实际制定招生和培养方案,深入细致做好招生政策咨询及政策解读工作,切实把好招生考试及录取关,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5/t20200529_460328.html
【编者按】这是解决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又一举措。
5月29日,辽宁科技人才节在东北科技大市场启动。东北科技大市场与智联招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辽宁科技人才创新生态圈,培育多层次人才生态系统。
本届科技人才节为期七天,将有300余家创新型企业提供2000余个工作岗位,面向社会招聘,以一站面试、在线约聊、视频互动等方式展开。东北科技大市场还将举办科技交流分享会、成果专家研讨会、人才数据解读、线上互动招聘等系列活动,并就“后疫情时期企业创新发展之路”和科技行业企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交流互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025340530976486&wfr=spider&for=pc
【编者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人才发展困境较大,需要采取更多的人才招引措施,营造更加适宜的人才发展生态。
新疆阿克苏地区为更好解决人才工作职责边界不清等问题,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管理工作的意见》,构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6个专项组各司其责的“1+6”人才管理服务体系。
6个专项组分别由组织部、民政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国资委、工商联作为牵头单位,具体负责党政人才、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人才、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该地区明确了6个专项组职责清单、工作规则、议事决策规则和人才联络员制度,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并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际考核中。http://rencai.people.com.cn/n1/2020/0601/c364615-31731211.html
【编者按】明确各类人才归口管理和服务的部门,有利于开展人才工作成效的考核。希望不会因此降低人才服务的效率。
日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印发了《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技能人才引进培养资助办法》,明确东莞市对支持高层次人才能力提升、引进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培养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以及提升技能人才待遇的资助标准。
该《办法》针对高层次技能人才,将每年资助一批“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东莞市“首席技师”(在享受政府津贴期内的“首席技师”除外)、“莞邑工匠”(在享受政府资助和奖励期内的“莞邑工匠”除外)、“东莞市技术能手”、高级技师或与高级技师相当层次的高层次技能人才赴国内外参加与个人专业密切相关的技术技能研修培训、交流学习、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由市财政按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人标准进行资助。
为加大培养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力度,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通过参加培训或自学提升职业技能,获得广东省核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符合规定的证书,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http://news.sina.com.cn/s/2020-06-01/doc-iircuyvi6059533.shtml
【编者按】对人才进行持续性培训投入有助于保持其技术水平的领先性。
中关村人才协会成立于2000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政府支持成立较早的社会组织之一。二十年来,协会致力于为园区企业成长和人才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围绕科技园区人才工作开展了众多项目活动,其中高科技人才发展调查、中关村人才论坛、中关村国际人才服务平台等项目声名远扬。协会以高品质的活动、高素质的志愿者和大区域的影响力在中关村所有社会组织中独树一帜。
协会多年来在人才领域的深耕,聚集了大批顶级专家学者和领军人物。协会在原有一批高水平兼职研究队伍基础上,2018年设立了专职研究员岗位,2020年成立战略研究所,致力于发挥这些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科技园区发展、人才发展相关领域的一流智库。中关村人才协会承担过成功交付过北京市人才办、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人社局及天津、山东、河北、深圳、贵阳、昆明、西安等多地的调查、研究、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等项目,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协会积极与硅谷、128号公路、剑桥、新竹、台湾南部科学园及伦敦、悉尼、东京、海德堡、西雅图等多地保持高频交流合作,与海外众多华人社团和留学生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并持续关注外籍人才在京、在华发展状况,在国际化人才引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人脉。战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以上优势,深入开展科技园区发展、人才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服务国内各科技园区、各地人才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企业以及高端人才。
欢迎有志于人才发展研究的同仁交流合作!
温馨提示
中关村人才协会
人才政策研究/人力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微信:18515836767
电话:010-62563533
邮箱:zta@zta.org.cn
邮编:110108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18号科贸大厦B座942室(中关村站C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