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
以“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沪举行。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作视频致辞。
习近平主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国科学家协力寻求抗疫之道,在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跨国合作,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需要开展新冠肺炎药物、疫苗、检测领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愿同全球顶尖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一道,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大共性科学技术破解,加深重点战略科学项目协作。希望各位科学家积极交流思想、推进合作,共同推进世界科学事业。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上海市委、市政府主办,迄已举办两届。本届论坛采用线上视频与线下出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61位诺贝尔奖得主,76位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3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0余位世界优秀青年科学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与本届论坛,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跨越11个时区。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0/30/c_1126676995.htm
【编者按】这场顶级科学盛会,展现了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和大气谦和。
深圳迎来第四个“人才日”
11月1日,深圳迎来了第四个“人才日”。当天,深圳举办了多场人才活动。
1. 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启幕
2. 深圳市人才研修院“院士楼”启用仪式
3. 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授牌仪式
4.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大湾区巡讲启动仪式
5. “人才伯乐奖”颁奖仪式
6. 第四届深圳人才节音乐汇
7. 南山国际人才街区建设高峰论坛
8. “深爱人才馆”开馆
9.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园罗湖人才产业园”正式开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167060810930873&wfr=spider&for=pc
【编者按】2017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确定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人才日,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才爱才敬才的氛围。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600万,高层次人才总数超1.7万,留学回国人员超14万,全职院士50人。
北京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揭牌
10月31日,北京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揭牌。为解决人才办事路程远、时间长等痛点问题,朝阳区推进职能下沉、服务延伸,重点构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四级服务网络体系”,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北京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位于朝阳区东三环北京财富中心,设置了现代化的业务办理区、人才活动区等区域,出入境照相、制证、会议等功能一应俱全。中心整合了19家职能部门的120项服务项目,涵盖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永久居留推荐,人才评审认定、引进落户等42项受理事项;外国专家来华邀请、涉外婚姻登记、子女入学等64项咨询事项;14项支持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咨询事项,实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门受理”。
朝阳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人才可通过“朝阳政务”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查询和预约,并根据个人实际就近选择线下站点办理业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064930696346659&wfr=spider&for=pc
【编者按】一站式服务、一门受理等已逐渐成为各地人才服务提质升级的标志。
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召开
10月28日,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在合肥召开。本届人才峰会的主题为“人才一体化,智汇高质量”。
本次峰会期间举行的系列活动包括:
举行圆桌会议,共同审议第二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才培育服务基地名单、人才联合培训合作协议、技能人才合作共建协议、人力资源产业园联盟章程,并商议确定下一届峰会的举办城市。
开展现场展示,反映九个城市的最新人才政策、高层次人才重大产业项目,充分体现九城市执着创新事业、礼遇创新人才的鲜明态度和鲜活实践。
举行开幕式,由九市有关领导共同为第二批人才培育服务基地揭牌,共同签订和签署相关协议和章程,集中发布人才政策和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信息等,并正式启动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
围绕峰会主题,开展高峰对话,重点就促进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重点话题进行交流对话、探讨互鉴、集思广益。此外,还将组织参会人员参观安徽创新馆和渡江战役纪念馆。
组织各地人才代表和企业代表参观国家级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举行论坛活动,开展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暨合肥都市圈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和特色产品推介。
http://www.hefei.gov.cn/ssxw/csbb/105529681.html
【编者按】从峰会主题和内容看,长三角九市人才工作正在从竞争走向竞合。
余杭区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十条新政
10月30日下午,“余您携手,杭向未来”余杭(上海)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服务业合作恳谈会暨余杭区人力资源服务业新政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新政内容涵盖服务机构的进驻、各类奖励资金的扶持、行业人才引进培育等十个方面。其中首次提出“人才官”理念:
(1)支持在大企业、大集团和重点国家高新企业设立政企联席人才官;
(2)在特色小镇、国家级园区等地设立共享人才官,并适当给予工作津贴,对每类人才官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每次评出不超过10名在人才服务领域发挥显著作用的“人才官”,给予每人最高5万元奖励,“人才官”申请区级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认定。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038210443634408&wfr=spider&for=pc
【编者按】余杭区坚持以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为主要目标,着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目前,余杭区人才工作已连续11年领跑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总量和增量持续位列浙江省区、县(市)首位。
北京人才吸引力回归榜首
BOSS直聘近日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三季度人才需求稳步恢复,环比增长28.6%,同比增长9.1%。
报告指出,北京重回城市人才吸引力榜单首位,武汉位于第六名,并且是新一线城市中,来自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入率唯一逆势增长的城市。其三季度的一线城市人才流动率为1.13,逼近去年同期的1.16。
整体来看,新一线城市相对一线城市的人才“顺差”正在收窄,人才流动率平均值为1.12,较二季度有所回落。其中,天津相对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动率降到1.01的低位,明显低于2019年同期的1.25。
https://news.sina.cn/2020-10-28/detail-iiznctkc8076084.d.html?mon=$mon
【编者按】在二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中,北京位列第三,杭州第二,广州第一,主要与当时各地复工复产情况有关。总体而言,面对当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虹吸,北京的人才吸引力依然强劲。
猎聘发布《2020三季度中高端人才就业大数据报告》
基于6000万+中高端人才数据样本,猎聘发布《2020三季度中高端人才就业大数据报告》。
报告主要结论包括:
(1) 人才紧缺程度呈上升趋势,9月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表明中高端群体的就业呈现回暖趋势。
(2) 全国新发职位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39%,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就业市场回暖,越来越有活力。
(3) 互联网新发职位占比领跑全行业,高达25.99%,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4) 一线城市新发职位集中度超41%,沪京两地领跑全国。这是因为发展成熟的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多聚集在一线城市,因此出现了较多的新增人才需求。
(5) 全国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4.48万元,北京以28.21万元领跑全国。
(6) 上海中高端人才跳槽意愿最高,苏州位居第三。
(7) 一线城市是海外人才就业首选,金融互联网行业最受海外人才青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688658804233364&wfr=spider&for=pc
【编者按】三季度人才市场回暖向好,无疑增强了企业招聘和求职者求职的信心。从长远来看,人才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四季度总体仍将保持向好趋势。
本文作者: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 师晓燕
敬请投稿
欢迎约稿
战略研究所简介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是中关村人才协会的直属智库机构。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以人才战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共享中关村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与人才发展经验为蓝本,通过专业系统的萃取,通过现场调研、深度访谈、文献研究、海内外最佳实践比对等科学方法,为力争先进的各地区和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环境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等提供可落地执行的智库服务。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汇集了来自众多全国性学术与研究机构、知名大学的数十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中关村实战经验丰富的政策专家、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一道,依靠权威、实战、前瞻兼备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提供专业的智库服务。在北京、京津冀一体化、深圳、山东、河北、云南、贵州、湖北等多个区域的法律制订、政策研究、调研服务、干部与企业家培训交流等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真诚地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机构广泛合作,共谋发展。过去多年中,中关村人才协会依托专业的研究力量和合作伙伴渠道网络,受北京市人才局(办)、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委、海淀区等,及天津、山东、河北、深圳、贵阳、昆明、西安等国内多地委托承办了研究、调查等重要工作;组织力量到硅谷、128号公路、剑桥、新竹、台湾南部科学园及伦敦、悉尼、东京、海德堡、西雅图等地,研究其科技与科技产业、人才发展经验,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与海外众多华人社团和留学生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联系,并广泛调研了外籍人才在京、在华发展状况,研究如何吸引海外华人、留学生和外籍人士参与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将继续深入学习党中央科技产业发展和人才强国的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科技和人才发展,帮助各类产业园区坚实走好党建引领人才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新兴科技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扫描上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18515836767
电话:010-62563533
邮箱:zta@zta.org.cn
邮编:110108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18号科贸大厦B座942室(中关村站C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