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
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中央军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上海市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广州修订人才绿卡实施办法
深圳市科技领军人才可获奖励324万
江西加快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
2021重庆英才大会闭幕
2021中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人才报告在渝发布
贵阳发布人才新政
珠海出台办法为人才子女入学(园)提供便利
广东顺德人才工作城市品牌形象
征集活动启动
00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1月24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早见成效,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要遵循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要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好发挥科技资源和制度创新优势,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确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是,同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体制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根本破除。
会议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党和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组织体系,建立使命驱动、任务导向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改革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加强体系化竞争力量。要优化科技力量结构,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在履行国家使命中成就人才、激发主体活力。要以更大勇气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坚持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加强对重大科研项目的领导和指导,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服务。
要根据任务需要和工作实际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充分授权,建立责任制,立“军令状”,做到有责任、有管理、有监管,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保证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会议指出,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要瞄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突出的短板、最紧迫的任务,在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机制上求突破、谋创新,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改革要拿出更多实质性举措,起到试点突破和压力测试作用,积极探索破解难题的现实路径,注意积累防控和化解风险的经验。
信息源:http://www.gzns.gov.cn/nsdt/nsyw/content/post_7931698.html
002
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26日至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确保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人才总体水平跻身世界强国军队前列。
习近平在讲话中首先强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结合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面做好新时代人才强军各项工作。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坚持人才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聚焦备战打仗培养人才,加强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布局,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推动人才领域开放融合,我军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强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我军正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向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军要增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科学谋划,抓紧行动,全方位加强人才工作,更好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习近平指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贯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安排,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确保军事人员现代化取得重大进
展,关键领域人才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必须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到人才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人才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面向世界军事前沿、面向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面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必须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必须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习近平强调,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要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各项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要在党和国家人才工作大盘子中谋划推进我军人才工作,坚持军事需求导向,搞好规划对接、政策对接、工作对接,形成我军人才工作高效推进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指出,政治标准是我军人才第一位的标准,政治要求是对我军人才最根本的要求。要牢牢把住政治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做好铸魂育人和政治考察工作,确保培养和使用的人才政治上绝对过硬。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军队培养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模式,提高备战打仗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要下大气力强化科技素养,提高打赢现代战争实际本领。要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流军事院校、培养一流军事人才。要加强实践历练,鼓励引导官兵在火热军事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习近平指出,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坚持以用为本,精准高效配置军事人力资源,确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要坚持分类施策,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培养使用,发挥好军士和文职人员作用。
习近平强调,要把握军事人才成长规律,把握各类人才发展特点要求,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要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体系优化,加强政策制度配套建设。要在全军营造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浓厚氛围,把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
习近平指出,军委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当好新时代的伯乐。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军队做好人才工作,齐心协力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信息源:
https://news.sina.com.cn/c/xl/202111-28/doc-ikyamrmy5611815.shtml
003
11月26日,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胸怀“国之大者”,下好人才“先手棋”,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努力打造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撑、打好人才基础,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
李强指出,中央赋予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任务,是着眼全局作出的战略布局,是推动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机遇,是上海的重大使命、重大责任。我们要把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作为上海人才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努力在人才强国雁阵格局中发挥“头雁效应”,使人才资源更好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使人才优势更好成为城市软实力的显著标志。上海高水平
人才高地建设,要彰显国际化的人才导向,构筑世界级的人才平台,实行更开放的人才政策,造就战略性的人才力量,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要推出一系列举措、展开一系列行动、实施一系列工程,以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包容的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上海,让上海成为天下英才的筑梦之地、逐梦之城、圆梦之都。
李强强调,要充分发挥上海开放引才的综合优势,大力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化建设重量级实验室、大科学设施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不断集聚科技领军企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持续打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高端平台,大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把平台的联系做广、能级做强、影响做大,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集成、放大、用好上海在营商环境、契约精神、治理能力、文化积淀、生活体验、市民素质等软实力、软环境的优势,打造对人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要更好强化重点人才工程的统领作用,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主动而为、抢抓机遇、招才引才,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合作,更好推动前沿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李强强调,要率先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争取海外人才引进制度率先突破,进行全周期的政策设计,力争推出一批更有显示度的改革举措。要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真正为人才松绑,不合理的限制都要取消,该下放的权力都要下放,最大程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科研管理方式、人才使用机制要以信任为基础,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激励上做“加法”乃至“乘法”。要为创新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更便捷的融资渠道、更安全的知识产权保护。
李强指出,要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打造“硬核科技”的“硬核力量”。抓好战略科学家这个“关键少数”,培养更多领军人才,带动更多创新团队。抓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这个“源头活水”,为他们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有力支持,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让他们挑大梁、当主角,在人生的黄金期成就事业的黄金期。要着力厚植人才培养的根基,造就更加宏大的人才队伍。加大自主培养力度,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跨学科思维、创造性才能、包容性胸襟的优秀人才。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建设,对“好苗子”要早发现、早跟踪、早培养。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培养更多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能工巧匠。对城市发展需要的方方面面人才都要更加重视、培养出来。
李强指出,要持续优化对人才的精准服务,以精准的服务吸引、延揽、凝聚人才。要更好体现标准化,运用数字化提升便利性,依托“一网通办”等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人才需求“一口受理”、人才服务“一码集成”,让各类人才线上线下都能“有求必应”。要针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对高端人才、顶尖人才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精准回应人才的痛点问题,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更好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形成“上海爱人才,人才爱上海”的生动景象。
李强强调,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要贯彻好党管人才方针,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责任,更好地爱护人才、集聚人才、成就人才。要以更强的责任感抓人才工作,“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在造就一流人才队伍上拿出新招,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要以更强的合力抓落实,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增强政策研究和工作落实的突破力、穿透性。要以更强的政治引领凝聚人才,各级干部要善于同人才打交道、交朋友,经常联系人才、倾听心声,热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龚正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指出,要按照市委部署,把握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开放引才优势,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把握实践标准,坚持实践出人才,依托科创主战场加快打造战略人才力量。把握创新规律,坚持放权松绑、破立并举,加快打造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把握需求导向,更大力度推动人才政策先行先试、人才计划优化整合、人才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系统。
信息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506782156873510&wfr=spider&for=pc
004
11月24日,新修订的《广州市人才绿卡制度实施办法》正式对外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人才绿卡分为A卡、B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省级技术能手等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可申领人才绿卡A卡。
根据征求意见稿,人才绿卡A卡持卡人,拟可享受十四项待遇,包括持卡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按有关规定直接向公安部门申请办理落户,并享受优先办理便利。持卡人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阶段,符合年龄要求的,具有报名参加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电脑派位的资格;义务教育阶段,由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部门按本市户籍居民同等待遇安排到公办学校(含政府在民办学校购买的学位)就读;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在报考范围上享受与本市户籍考生同等待遇,可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此外,A卡持卡人可按本市有关规定享受人才公寓、共有产权住房等安居保障待遇。非广州市户籍居民可享受广州市户籍居民待遇购买住房用以自住,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外国人以及持中国护照、拥有国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且国内无户籍的留学人员和其他人员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购买1套住房用以自住。
信息源:
http://www.gzrcwork.com/index.php/Index/detail/22962
005
11月22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首次发布扩区后系列专项扶持政策,涉及人才发展、金融业发展和办公用房等领域,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转化为促进前海发展的红利。政策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大多数政策都覆盖到宝安、南山等前海扩区后区域;二是突出深港合作,同等条件下适当向港人港企倾斜;三是注重扶持在地经济,即“注册地、实际经营地、税收缴纳地”要求在前海合作区(含扩区范围),推动产业聚集。
新发布的《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香港青年、重要领域人才、省市高层次人才等均予以大额补贴、奖励和“保姆式”服务。其中,对港澳青年实施全周期扶持,即对实习、工作、执业、创业等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的资助政策,额度从几千到数十万元不等。
为聚焦国家战略领域重大需求和世界先进科技前沿,前海将加快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其中,对战略科学家实行“一人一策”,为其量身定制“政包”;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分别给予324万元、216万元人才奖励,分6年平均连续发放;对经认定的卓越工程师,给予36万元人才奖励,分3年平均连续发放;对入选广东省、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按项目资助金额10%、最高200万元奖励,核心成员按项目资助金额5%、每人最高100万元奖励。为发挥用人单位引才聚才主体作用,新政策还首次鼓励市场化机构引进和举荐上述人才,最高可奖励200万元。
信息源:
https://view.inews.qq.com/a/20211123A021OW00
006
11月29日江西省启动实施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双高工程”),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
“双高工程”面向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每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不超过100名,近期将开展2021年“双高工程”人选选拔工作。选拔重点围绕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聚焦乡村振兴、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和关键核心技术,注重向从事基础前沿研究人才倾斜,向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型人才倾斜,向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倾斜的“四个倾斜”。
江西将从培养、使用、跟踪服务等多方面对入选人员提出多项扶持措施。加大培养力度,在为期3年的培养周期里,给予“双高工程”人选5至20万元的项目资助经费,分批遴选“双高工程”人选研修。加大使用力度,支持“双高工程”人选参与重大政策咨询、重大项目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标准制定、重点工程建设等,组织参加各类专家服务基层实践活动,引导其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基层一线中建功立业。加大服务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跟踪了解成长情况,宣传突出业绩和重要贡献,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信息源: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1--29/docikyamrmy5661670.shtml
007
11月21日下午,2021重庆英才大会(下称“大会”)主会场活动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大会共引进紧缺急需人才3319名、项目407个,分别比上届增长82%、52%。
闭幕式上举行了引进人才代表、引进项目代表签约仪式和代表发言。
据了解,本次大会举办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英才论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人才发展峰会、2021川渝科学技术大会、市校合作创新发展研讨会、“健康中国重庆行”院长高峰论坛等20场活动。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负责人等通过线上线下参会,网络媒体点击量、阅读量、在线观看量突破8000万人次。
下一步,重庆将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期盼各方英才走进重庆、扎根重庆、建功重庆,与重庆共享时代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信息源:
https://www.cqycdh.com/News?id=228&type=new
008
11月20日,2021重庆英才大会“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英才论坛举行,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人才报告(2021)》(下称《报告》),并给出分析和建议。
该报告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长江经济带人才协同发展”研究课题,逐年研究并发布《中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人才报告》。
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袁羽钧介绍,《报告》在全国率先提出“长江人才带”概念,以沿江11省市人才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区域内外横向与纵向比较法对长江人才带生态进行整体和分域评价分析。
《报告》首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人才指数”,从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友好度、人才发展基础、人才发展潜力、人才幸福度五大维度,以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方法展示长江人才带发展现状、剖析问题短板、提出意见建议。并首次
提出建设“长江人才走廊”构想,为长江人才带各省市下一步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共赢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报告》显示,长江人才带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上游。从省级指标看,上海、江苏、浙江以明显优势位列长江人才带发展指数前三名。近年来重庆经济稳步发展,人才投入持续加大,人才工作成效显著,整体人才发展指数位列第五名,仅次于长三角三省一市。
从内部区域看,下游长三角走在最前沿、优势最明显,三省一市人才发展特色鲜明,区域人才一体化进程加快布局。中游三省中,湖北省人才发展平台众多,高科技人才竞争力较强;湖南省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引领,人才吸引力稳步提升;江西省以经济增长带动人才发展“提速”,人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上游川渝地区人才发展基础较牢、趋势向好;云贵地区在未来需进一步融入长江人才带发展,以谋求更持续进步。
《报告》指出,长江人才带发展水平“东高西低”梯度格局明显,区域之间差距较大,虽然城市圈人才合作相对活跃,但上中下游合作存在断层,缺少基于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的全流域人才合作机制,阻碍人才流动和协同发展的壁垒依然存在。
对此,《报告》建议,通过打造“长江人才走廊”,统筹协调各省市人才规划编制、政策创新,搭建人才流动平台、整合人才服务资源、厚植人才引育沃土,推动“政、产、学、研、资”等人才发展要素资源在各省市间自由“流动”、充分“涌动”,让更多优秀人才在长江经济带近悦远来,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打造坚实“人才之基”。
信息源:
http://cq.people.com.cn/n2/2021/1120/c365401-35014552.html
009
为了给“强省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贵阳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日前,针对“重量级”科技人才,贵阳专门出台政策,最高可给予1亿元的奖补。
按照规定,重点支持的奖补对象必须是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领军型人才,能够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到贵阳贵安创业,特别是聚焦贵阳贵安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产业技术创新需求,能围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科研领域进行攻关,拥有处于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前景较好,对贵阳贵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能起到引领支撑作用。
凡是符合条件的人才和团队,贵阳将按项目研发投入预算总额10%—30%予以最高1亿元的生活、科研奖补。其中,技术成果产业化类项目按研发投入预算总额10%奖补,科学研究类项目按研发投入预算总额20%奖补,引进的人才和团队在本地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原创
性技术成果并进行产业化转化的,按研发投入预算总额30%奖补。
目前,贵阳综保区、贵阳高新区等创新开放平台以及南明区、白云区、修文县等地纷纷通过培训和宣讲等方式,全力提升贵阳贵安人才新政的知晓率和兑现率。自“强省会”动员令发出后,贵阳高规格成立“强省会”创新人才指挥部,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并以“海纳百川聚群贤”的眼界、胸怀和魄力,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按照规划,到2025年,贵阳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通过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信息源: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5498045
010
11月24日,经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该基地全力打造优质离岸创新生态系统,将基地建设成为南沙海外人才引进、技术引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载体。
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是南沙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的任务要求。据介绍,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是中国科协探索“柔性引才”新机制,实现海外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新举措。科研团队和科技人才不需要直接到国内工作,即可实现成果在国内落地转化。
离岸基地通过“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模式,海外人才既可享受国内政策、广阔市场,又可继续享受国外科研生活条件,南沙区内企业也可更加便利对接、海外科创资源。同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也具备双向服务功能,即可帮助南沙区内高科技企业开辟海外市场,更好“走出去”。
根据规划,南沙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建设思路,采取“政府+运营机构+合作网络”的多方联动运营模式。
基地将依托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的离岸孵化空间和产业园区,通过实施离岸基地政策改革创新工程、大科学装置海外人才共享工程、离岸基地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海外站点渠道拓展铺设工程、国际一流营智环境营造工程、离岸基地孵化空间建设工程、离岸基地线上平台建设工程等七大工程,为离岸或来广州南沙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项目团队及人才提供政策支持、科研设施、来往便利、优质环境等支撑保障,助力南沙充分对接海外人才创新资源,并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在南沙离岸孵化。
与此同时,为加快推进基地发展,南沙将出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配套支持政策,力争到2026年,把广州南沙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外创新资源集聚地和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信息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276169621112397&wfr=spider&for=pc
011
11月26日,珠海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印发《珠海市人才子女入学(园)服务工作实施办法》,经市人才主管部门认定、评定的顶尖人才、一类、二类、三类高层次人才,四类人才,港澳人才,留学回国人才,其子女申请入读珠海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可根据办法享受绿色通道。
顶尖人才、一类、二类、三类高层次人才可在全市范围内为子女选择公办幼儿园,由其申请入读的幼儿园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申请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原则上安排在其父母房产所在地、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地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申请从外市普通高中转入珠海市普通高中的,原则上转入省一级及以上学校。
博士、博士后和港澳人才的非本市户籍子女申请入读公办幼儿园的,在其父母房产所在区(无房产的按父母工作单位所在区)享受户籍适龄子女入园同等待遇。港澳人才、留学回国人才和四类人才的非本市户籍子女申请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享受珠海市户籍适龄子女入学同等待遇;申请入读普通高中的,以等级相同、类型一致、年级衔接为原则,按户籍学生转学相关规定办理。
各类人才子女在珠海市参加中考的,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报名参加高考的,按广东省高考相关政策执行。
信息源:https://www.360kuai.com/pc/9301ec20249191d96?cota=3&kuai_so=1&refer_scene=so_3&sign=360_da20e874&tj_url=so_vip
012
为推动人才工作进一步实现品牌化提升,擦亮人才工作城市品牌,近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国青年报社共同发起顺德人才工作城市品牌形象征集活动,现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优秀LOGO(标识)、宣传标语和文创作品。征集活动于2021年4月19日正式启动,至2021年6月30日截止。
本次活动共征集三类作品,参与者可根据顺德人才工作品牌和顺德城市形象进行LOGO(标识)、宣传标语和文创作品设计。作品在主题上要鲜明深刻,围绕顺德人才、城市精神和新时代发展要求,传达顺德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内涵、人文风貌、区域特色等,构思精巧、创新新颖、寓意深刻。在形式上要富有艺术性,表现形式简洁而有创意,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易于识别与传播。所有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活动禁止一切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
信息源:https://www.360kuai.com/pc/98b534df4ab7fbaf6?cota=3&kuai_so=1&refer_scene=so_3&sign=360_da20e874
留学生走进中关村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建党100周年之际, 为了更好地践行人才强企、人才强区和人才强 国战略,中关村人才协会定期举办“留学生走 进中关村”系列活动,期待更多有志之企成为 我们的合作伙伴,参与、支持留学人才引进、 留学生就业创业的项目建设。 “留学生走进 中关村” 海外人才云招聘活动积极为海外人才 走进中关村搭建平台,辐射全球200,000+留 学生群体,为中关村企业输入新鲜“血液”, 激发企业的活力与创新力,促进中关村的国际 化可持续发展。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
创业大赛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服务产品,是 由中关村人才协会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的招 才引智、地方政府人才品牌打造活动。旨在 “以赛代评、以赛引才”,通过线上线下评审 相结合、专业化和市场化遴选机制相结合、体 制内和社会化监督相结合的项目评审模式,创 新“以赛代评”的人才评价模式。
高层次人才项目评审
没有评审就没有提升,人才项目工作阶段性评 审至关重要。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中关村人 才协会基于多年来在人才领域深耕积累的经 验和专家资源,为各省市区组织人才部门提供 高层次人才项目评审服务,协助各地加快推进 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落地生根。
地方人才工作者
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
提升人才工作者素质能力,中关村人才协会 组织邀请包括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在内的有关智库专家学者,中 关村有关企业家、科学家人才,根据中央人 才工作会议精神对人才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理 念新战略新举措的要求,设计了出台了“地 方人才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培训产 品,以飨各地人才战线的工作者。
敬请投稿
欢迎约稿
战略研究所简介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是中关村人才协会的直属智库机构。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以人才战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共享中关村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与人才发展经验为蓝本,通过专业系统的萃取,通过现场调研、深度访谈、文献研究、海内外最佳实践比对等科学方法,为力争先进的各地区和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环境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等提供可落地执行的智库服务。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汇集了来自众多全国性学术与研究机构、知名大学的数十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中关村实战经验丰富的政策专家、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一道,依靠权威、实战、前瞻兼备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提供专业的智库服务。在北京、京津冀一体化、深圳、山东、河北、云南、贵州、湖北等多个区域的法律制订、政策研究、调研服务、干部与企业家培训交流等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真诚地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机构广泛合作,共谋发展。过去多年中,中关村人才协会依托专业的研究力量和合作伙伴渠道网络,受北京市人才局(办)、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委、海淀区等,及天津、山东、河北、深圳、贵阳、昆明、西安等国内多地委托承办了研究、调查等重要工作;组织力量到硅谷、128号公路、剑桥、新竹、台湾南部科学园及伦敦、悉尼、东京、海德堡、西雅图等地,研究其科技与科技产业、人才发展经验,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与海外众多华人社团和留学生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联系,并广泛调研了外籍人才在京、在华发展状况,研究如何吸引海外华人、留学生和外籍人士参与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
中关村人才协会战略研究所将继续深入学习党中央科技产业发展和人才强国的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科技和人才发展,帮助各类产业园区坚实走好党建引领人才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新兴科技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扫描上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18515836767
电话:010-62563533
邮箱:zta@zta.org.cn
邮编:110108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18号科贸大厦B座942室(中关村站C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