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布《西安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管理办法》
4月3日,《西安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管理办法》正式发布。西安市各类法人主体有针对性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包括外籍专家或中国籍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借助他们的智慧解决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特定难题的相关活动,符合条件的引智项目可获得奖励。
引智项目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两个子项。按支持力度分为领军类项目、重点类项目和优秀类项目三个层次。领军类项目,由国际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权威大师牵头实施,具有特别重大的科研、产业或社会价值,能够形成国际领先的知识产权体系。每项最高资助100万元。重点类项目,由在行业内具有较高认可度的学术领头人牵头实施,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的科研、产业或社会价值,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每项最高资助50万元。优秀类项目,由学术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牵头实施,应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每项最高资助10万元。
(http://xakj.xa.gov.cn/kjdt/tzgg/5e85a3faf99d65020329b78b.html)
【编者按】 全国首次明确将社会科学类项目纳入海外引智奖励范围。奖励力度比贵州刚发布的“2020年度贵州省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择优资助”力度大,贵州最高资助30万。
甘肃频办特色国际培训班 荒漠化治理等促亚非人才频交流
科技部近日下达2020年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计划,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推荐的甘肃7个项目获批,占项目总数的8.3%,位居全国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
甘肃作为西部内陆不沿边不靠海的省份,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训交流,立足几十年积累的优势基础,重点在荒漠化治理、节水与雨水集蓄利用、草食畜牧业、生物质能源生产与利用等技术领域持续发力,传播甘肃声音,分享甘肃经验。
近年来,科技部放眼全球,立足国内,高度重视西部省份科技创新工作,注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政策制度安排、基地平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许多支持和倾斜。甘肃已先后举办35期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培训来自非洲、中亚、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有效搭建起甘肃对外友好合作交流的平台。
(http://news.sina.com.cn/o/2020-04-01/doc-iimxxsth3115495.shtml)
【编者按】内陆省份招才引智不容易,可以在培训发展人才方面探索各种方式。
宁夏启动2个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
4月3日,宁夏自治区人社厅、自治区人才办分别向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授予“宁夏新冠肺炎防治研究人才小高地”和“宁夏中医防控新冠肺炎及保健研究人才小高地”牌匾。
按照宁夏人才小高地建设要求,将从自治区人才专项经费中分别给予2个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工作人才小高地各50万元资助,支持小高地建设单位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努力搭建一流平台、创造一流条件、营造一流环境,吸引、聚集和培养一批中西医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围绕新冠肺炎诊治、检验、院感、心理、防控等内容,开展中西医两方面科研攻关、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疾病诊治、人员培训等工作,力争形成一批科研创新成果,提高突发疫情感染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
从2018年开始,宁夏立足人才工作实际,紧扣全区重点战略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在工作基础较好、人才相对聚集、科研创新能力较强、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事业单位遴选建设人才小高地。截至目前,已遴选建立了37个人才小高地。
(http://nx.people.com.cn/BIG5/n2/2020/0405/c192482-33928435.html)
【编者按】作为西北内陆省份,人才工作无法高举高打,但可以结合特色产业做小而精的项目,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工作方法。
沈阳取消人才落户限制
4月3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限制,以近乎“零门槛”的新政策吸引人才。《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公安局关于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开落户政策补充意见的通知》显示,七类人才可落户:
(1) 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及以上在校生和毕业生(含往届)
(2) 取得国家认可的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
(3) 在沈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就业人员
(4) 在我市缴纳职工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
(5) 在沈投资创业取得《营业执照》的经营者(含个体工商户)
(6) 在沈购房并取得合法房屋手续的(含普通住宅、商业网点、公寓、写字间等)
(7) 凡具有我市户籍的居民,其父母、配偶、子女均可在我市投靠落户。
(http://www.huangdao.gov.cn/n10/n10/n11/200325105232546525.html)
【编者按】 去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截至2019年底,沈阳人口数832万,并不属于全面取消或放宽落户,应属于积分落户的城市。
北京要求地方金融组织加强高层次人才金融服务
4月3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地方金融组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加强高层次人才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
《措施》从债权融资、金融创新、股权融资、要素匹配和风险控制五个方面对地方金融组织支持高层次人才及其企业,做出了部署。其中,北京金融监管局要求地方金融组织,应积极建设基于大数据的风控评价体系,增加区块链等新技术运用场景,以实施差异化风控安排。《措施》重点支持在疫情防控期间以国家级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为实际控制人、主要创始人、第一大自然人股东的企业,其在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设备、药物(含抗体、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将被北京市地方金融组织给予优先金融支持。
《措施》的发布旨在增强北京市地方金融组织服务高层次人才项目的能力,助推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时也为科技型企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融资支撑。
(http://jrj.beijing.gov.cn/tztg/202004/t20200403_1787543.html)
【编者按】 该《措施》是对2月底《关于为首都高层次人才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实施方案》的“打补丁”政策,重在风险防控。
成都和重庆共同打造成渝“招才引智”新IP
4月2日,四川省人社厅和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云签署《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人社合作协议》,就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要素配置、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协同等7个方面、30项内容和41项重点任务达成合作共识。
当日,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才园)和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重庆人才园)围绕区域协同品牌、区域协同培育、区域协同共享、区域协同服务、区域品牌赛事、区域双创基地等6个方面展开合作洽谈,并现场签订《成渝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结合成渝特色,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和辐射作用,共同打造区域最强“招才引智”IP,探索双城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响应平台,服务区域发展、服务产业发展。通过举办英才创新创业大赛、西部职业技能大赛等行业重大活动,增强抱团聚才效果,建设跨区域人才资源池,促进各类人才向两地高效集聚。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960321822061530&wfr=spider&for=pc)
【编者按】全国目前一共有18个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截至2018年底,入驻国家级产业园的企业超2000家,园区营业收入1680亿元,税收超过50亿元,为超过315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服务,服务各类人员953万人(次),有效促进了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就业创业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两个产业园合作招才引智是首次出现。
海南面向海内外发布急需人才需求
为进一步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从3月31日起,海南省面向国内外招聘三万多个岗位的急需人才。
这次发布的是海南省2020年的首批招聘岗位,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园区、法定机构、民营企业等,其中,年薪30万元以上的高端人才岗位1700多个,年薪百万以上的岗位59个,主要分布在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
所有应聘人员的信息都将纳入人才库长期储备,报名时间从今年3月31日到4月30日。各类人才来海南工作均可落户,均可购房、购车,本科以上学历,还可以享受住房补贴,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中考和高考可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还可以按层次享受就医的绿色通道、商业健康团体保险服务等。同时还扩大了国外人才招聘范围,简化了招聘流程,继续推进国际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907190293294631&wfr=spider&for=pc)
【编者按】 根据2019年2月海南发布引才奖励办法,对引进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分别奖励50万、10万和2万。
浙江推出打造舞台艺术人才计划
4月2日上午,旨在选拔舞台艺术领域中青年人才的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云端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即打造舞台艺术“名编、名导、名角、名匠”的计划。该计划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音乐调频联合承办。
据了解,首批36名行业佼佼者被定为培育对象,将通过“导师制”方式,签订“一人一策”培养协议并订制个性化培养方案,经3年时间培育舞台艺术人才,发挥其行业示范作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916531300986475&wfr=spider&for=pc)
【编者按】 该计划不仅选拔人才,更注重导师制培养人才,如果能明确培养效果的评估方式将更完善。
深圳首个可售型人才住房项目提前开工
4月1日,深圳市首个可售型人才住房项目坝光DY03-08地块顺利开工。该人才住房项目位于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总投资10.2亿元,规划用地面积15516.83平方米,规划容积率3.37,计容建筑面积52396平方米,可售人才住房47291平方米,配套商业4000平方米(一层临街商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50平方米,车位370个,预计可建成可售型人才住房约550套。
去年11月22日,市人才安居集团顺利竞得该地块,12月27日确定方案及设计单位。随后,代建方大鹏人才安居公司积极响应集团招拍挂项目提质增速开工要求,对标商业地产开发效率,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协调新区相关部门,切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今年2月22日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EPC)挂网,3月29日定标,4月1日公示完成,随后,机械、人员立即进场施工。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时130天,较开工计划(6月30日)整整提前90天。
据了解,可售型人才住房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住有宜居”,贯彻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大力建设公共住房的创新举措,可满足广大人才在“租”之外对“购”的住房需求,同时可带动项目周边市政公共设施、商业配套设施等服务功能性设施进一步完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848167053460512&wfr=spider&for=pc)
【编者按】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30日注册成立,是深圳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保障深圳人才安居乐业的平台,具有政策性和功能性属性。
广州审议《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
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近日审议了《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
在完善培养和激励科技人才机制上,《草案》提出完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和兼职制度,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离岗创业;离岗期间保留人事关系、任职资格,连续计算工龄,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按规定参加社保等方面的权利。
同时,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到企业兼职兼薪。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引进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员兼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人员兼职期间,应当就兼职期限、保密内容、知识产权保护、收益分配、后续成果归属等与单位进行约定。
《草案》还明确了容错机制。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在尚无明确限制的领域开展先行先试而出现过失,或者因政策调整影响而未达到预期效果,在决策和实施程序符合规定、个人和单位没有牟取私利、未与其他单位和个人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等条件下,可以给予容错。在科技创新改革过程中,对经确定给予容错的单位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依法免除相关责任,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不受影响。
(https://www.rencai.gov.cn/Index/detail/19741)
【编者按】容错纠错机制也是一种激励,让科技创新人员可以大胆尝试,勇于试错。
广州开发区全国率先出台“新基建10条”
近日广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加快“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十条》(简称“新基建10条”),以“新基建”为抓手,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样板。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重奖“新基建”高端项目和人才。紧盯全球顶尖数字经济技术,对处于价值链顶部、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高端项目到该区落户给予最周到的服务和最大力的扶持。最高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5亿元。同时,也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包括成长奖励、配套奖励。此外还重奖数字经济人才。
二是强化“新基建”底层技术支撑。3年投入1亿元,培育一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CPU芯片、AI芯片、流版签软件、网络安全软硬件领军企业,构建完备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争创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
三是发展“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进程,焕发制造新活力。鼓励发展电子竞技、数字医疗、空中互联网、数字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比如遴选正式上线运营且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电竞游戏软件项目,按其软件开发投资额最高给予1200万元资助,力度全国最大(北京等地对电竞赛事游戏奖励额度最高是1000万元)。
四是探索“新基建”制度创新。除了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对“新基建”给予“硬”支撑外,广州也注重通过制度创新给予“软”保障,明晰数据产权,鼓励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安全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数据逐步开放,加强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同时,鼓励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对主导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或修订的企业或机构给予重奖。
(http://www.gz.gov.cn/xw/jrgz/content/post_5748344.html)
【编者按】“新基建”,正在成为2020年中国经济热词,其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全国首个区县级“新基建”产业政策。
本文作者:中关村人才协会专职研究员师晓燕
中关村人才协会
人才政策研究|人才战略研究
人才管理经验交流
→如何成为会员
http://www.zta.org.cn/about.php?id=37
→了解协会更多信息
www.zta.org.cn
微信:18515836767
电话:010-62563533
邮箱:zta@zta.org.cn
邮编:110108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18号科贸大厦B座942室(中关村站C口)